天府评论 >> 观点阵地 >> 正文
让乡愁不断注入新元素
http://www.scol.com.cn(2018-3-30 16:46:02)  四川在线    编辑:林霜
作者:金文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传统的清明节马上来临,今年不少地方出台了禁燃的规定,提倡用鲜花代替香蜡钱纸祭扫先人。千百年来传承的风俗,是否一个禁止就能消除人们在这个特殊节日心有所依、情有所寄的情感需求,从而达到绿色祭扫目的呢?

  众所周知,在清明节对故人表达哀思,不仅是全中国人的习俗,还是一种民间乡愁的寄托,理应传承和弘扬。但因传统的燃烧鞭炮、香烛、纸钱祭祖引发的火灾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频繁见诸各地,个人和集体财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传统的“燃烧式”祭祖方式说不的时候到了。

  问题是,下达了禁止“燃烧式”的禁令,如果强行推行,是不是就能让人立即心甘情愿的接受,并且成为以后可以传承下去的新风俗呢?答案恐怕应该是否定的。毕竟,这样的风俗已经流传了千百年,并且,因为城乡差异以及素质差异的原因,要达到都能接受的程度,还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一是,各级相关部门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场合不断加强对文明祭扫宣传的力度,让城乡居民在思想意识上都潜移默化地认识到破除陈规陋习,用绿色环保的方式文明祭扫的必要性。

  二是,鼓励开发绿色、环保的烟花纸钱爆竹替代品,让放鞭炮烧钱纸不再是污染源,既解决环保、安全压力又满足群众需要保留传统文化民俗的心态。

  三是,把传统文化不断注入崭新的元素,探索清明节祭祖的新方式。比如,鲜花祭祖甚至网上祭奠,在丰富群众精神家园的同时更是丰富传统文化。

  “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对清明节传统祭祖方式的改变,只有既照顾群众内心的真实想法,体恤他们的精神感受,同时,要让他们在改变中不感觉到失落甚至精神乐园有更多的慰藉,才是对传统文化真正的尊重和对先人的追思。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