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天府评中评 >> 正文
[芦山新路]在对比中凸显“新”意
http://www.scol.com.cn(2017-10-31 16:27:5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宗辉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芦山重建是一条新路,但这个新字如何体现出来,“对比”就是一种好方法。可喜的是,这次专题评论就充分运用对比手法,体现反差、巧妙说理,找到了新颖、独特的角度,在鲜明的对比中凸显了芦山重建的“新”意。

  诠释变化,对比立功。芦山的三年重建,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或许最合适的就是一个“变”字,而且是大变、巨变,这一点通过总理的点赞可见一斑。而编辑老师在对“总理点赞”这一板块的处理中,巧妙地运用对比体现出三个“新”,可谓构思独特,别具一格。我们看到:这一版块的标题是《从纸面虚景到地面实景》,这其中“纸面”与“地面”是一个对比,说明芦山重建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迅速落地,体现了一种实干精神;而“虚景”和“实景”又是一个对比,说明规划已经变成现实,体现了芦山重建涅槃重生的变化、日新月异的速度,如此让“总理点赞”显得顺理成章。

  词语妙用,独树一帜。以机制创新为国家“探路”,是这次评论的主要观点,很多作者都对此进行了论述,但是都很雷同,唯独《从国家“哺育”到芦山“反哺”》一文鹤立鸡群,而编辑老师敏锐发现了这一点,将其作为一个板块的标题,巧妙地将以前的举国支援机制说成“哺育”,又将芦山探索地方负责制的经验探索说成“反哺”。可以说,“反哺”一词精妙之极,表达出芦山实现从“受助者”到“帮助者”的角色转换,既是重建理念的升华,更是家国情怀的彰显,可谓形象生动、寓意贴切。同时,把“反哺”联系到感恩精神,一语双关、恰如其分。

  辩证思考,别具匠心。在《从灾害之“祸”到重建之“福”》这一板块中,编辑老师指出灾难成为芦山开启美好新生活的契机和“拐点”,进而分析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是芦山三年大变样的关键所在。可以说,这是编辑老师对芦山重建的辩证思考,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层看深层,从审时度势、决策智慧的角度,阐述芦山视重建为跳板,发展起跳的潜力被激发,视野和思路重新打开,这正是“转危为机”的绝好诠释,编辑老师找到这样一个潜在的逻辑关系,可谓独具匠心、别有新意。

  运用反差,说理巧妙。对比胜于雄辩,这句话在《从无用之“废”到难得之“宝”》板块中,得到充分体现。因为“废”与“宝”存在着天壤之别,通过这样鲜明、巨大的反差,恰恰能够事半功倍地说明芦山重建的成果,这样的对比,可能比长篇大论的说理,更简洁明了。版块把变“废”为“宝”说成是芦山智慧,进而揭示所探索的思路、积累的经验、深刻的启示,都将闪耀出“中国光芒”,这种通过强烈反差、对比论述达到的效果,很有“巧劲”。

  三年重建给芦山带来希望,带来光明。这次专题评论大标题《芦山新路》中“新”的中间有一道曙光,这种设计极具象征意义,既说明芦山的未来是光明的,又隐喻着芦山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可以说,芦山沐浴着重建的曙光、闪耀着发展的金光、遍布着满眼的春光。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