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无法撤销的“延迟到账”摆设到何时
http://www.scol.com.cn(2017-9-14 7:45:4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王军荣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一直层出不穷。去年年底,各大移动支付平台相继推出延迟到账服务,似乎为避免遭遇电信诈骗提供了一份“后悔药”。近日,有读者向北京青年报记者反映称,自己虽然已经选择了延迟到账,但依然未能避免被骗。北青报记者体验发现,在一些支付平台,所谓延迟到账功能,并不能实现撤销交易,一旦被骗选择转账,钱款依然会进入对方账户,只是延迟一段时间而已。(9月13日《北京青年报》)

  2016年9月,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按照《通告》,自2016年12月1日起,个人通过银行自助柜员机向非同名账户转账的,资金24小时后到账。简而言之,就是著名的“延迟到账”,而消费者普遍认为,“延迟到账”意味着可以后悔,钱是可以撤销的,这更是被认为是打击骗子的法宝,但事实呢?原来是我们想多了,根本无法撤销,只不过是延迟到帐罢了,最终仍然是到帐了。

  虽然根据规定,个人通过银行自助柜员机向非同名账户转账的,资金24小时后到账。现在微信、支付宝也有“延迟到帐”的功能,但同样的也是“无法撤销”。 而且微信更是备注中称,“转账支付成功后不支持撤销。若好友24小时内未确认收款或对方将资金退回,转账资金将会原路退回”。显然,“延迟到帐”表明钱是无法撤销的。这一点可以肯定。换言之,这是无法据此打击骗子的。很是不明白的是,当初规定“延时到帐”就该有后悔撤销的功能,没有这个功能,“延时到帐”就无法发挥效用。增加撤销功能究竟有多难?在技术上是否难以解决?这是值得怀疑的。

  无法撤销的“延迟到账”只能是摆设,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这说明当初的规定存在漏洞,规定得并不严密。不过,既然现在发现了漏洞,但亡羊补牢并不晚。那么职能部门完全可以趁机打好“补丁”。同时,要求各平台做好相关“补漏”工作。其实,最怕的的不是规定有漏洞,而是明知道有漏洞却不去堵。这在以往的许多事情中已经出现过。比如有些规定已经是相当陈旧了,几十年没有改变,而媒体也多次提起,可仅仅限于民众讨论,但却不去改变,诚然,有些规定的改变需要走程序,需要一些时间,但如果不去做,不去吸纳民意,给其再长的时间也没有什么变化。

  无法撤销的“延迟到账”摆设到何时?这是个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能否表明态度,能否向民众道歉自己考虑不周,能否及时作出补救措施?最怕的是置之不理、装聋作哑。什么事也没有做,导致“延迟到帐”真的成为摆设,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