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场创新硬仗
http://www.scol.com.cn(2017-9-18 14:05:2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向秋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9月16日至17日在四川省达州市召开。(9月18日《四川日报》)

  易地扶贫搬迁,是指将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场硬仗。“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是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必须解决“地从哪出”“钱从哪来”“人往哪去”等问题,必须努力做到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确保尽快脱贫,从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打赢易地扶贫搬迁硬仗,必须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创新土地置换。搬迁对象要做到“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必须解决土地问题。为解决土地问题,有的地方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土地指标进行置换,然后再对迁出地宅基地复耕平整,做到耕地和居住地两不误。有的地方考虑到如果只是把贫困户搬迁到相邻地区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其生产生活条件不会有根本性变化,于是采取往城镇聚集、向中心村社靠拢的方式,提高土地使用率和安置点人口密度。有的地方的一些贫困户搬得较远,迁入地因已完成确权拿不出耕地,村集体统一流转耕地给企业搞产业,破解其原有耕地被撂荒的问题。

  创新融资模式。易地扶贫搬迁投资巨大。尽管有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专项建设基金、低成本长期贷款和农户自筹等渠道,但仍让一些地方感受到资金压力。有的地方用活用好政策,创新融资模式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2016年,巴中将4500亩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给成都高新区,筹集逾13亿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河南也创新开展宅基地复垦券交易,将建档立卡搬迁贫困户和同步搬迁户宅基地拆旧复垦后的结余指标在省域内公开竞价交易。

  创新扶贫产业。易地扶贫搬迁,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产业是根本。为发展扶贫产业,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张家大院安置点引进科技公司成立农民专合社,建立产业示范园。黄冈市形成了“罗田一只羊”“麻城一朵花”“英山一片茶”等一批特色产业。有的在安置点建设扶贫就业车间,打造“十分钟”就业圈,探索出一条“送岗上门、就近就业”的扶贫模式。有的增强风险意识,引入大数据分析,避免发展市场已经饱和产业。有的加强就业培训,提高搬迁户劳动技能,鼓起搬迁户“钱袋子”。

  为打赢易地扶贫搬迁硬仗,全国许多地方进行了有益探索、大胆创新。当前,易地扶贫搬迁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期,各地更需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创新为抓手,努力担当作为,有序有效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