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服“灰犀牛”当从何处用力

http://www.scol.com.cn(2017-8-9 9:10:15)  四川日报  编辑:侯雯雯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王付永
作者:王付永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编者按:

  与不期而至的、小概率的“黑天鹅”风险相比,作为一种大概率事件,“灰犀牛”风险可以说是常伴在我们“卧榻之侧”。它就在我们身边,破坏力巨大,但又容易被我们所忽略。“黑天鹅”是突然到来的,“灰犀牛”却一直存在。那么,“灰犀牛”风险主要表现在哪些领域?为什么在当前受到了人们的关注?驾驭“灰犀牛”,我们该从何处着力?本期专论,邀请专家就此话题进行讨论。

  本期嘉宾:

  刘永庆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易宪容 青岛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

  主持人 本报评论员 王付永

  “灰犀牛”缘何成为“热词”

  主持人:“灰犀牛”是与“黑天鹅”相互补充的概念,“灰犀牛”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灰犀牛事件”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而“黑天鹅事件”则相对罕见,是出乎人们意料的风险。“灰犀牛”这个词原本出自于一本财经畅销书《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灰犀牛”这个概念很快成了一个“热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这个时间节点媒体提出这个概念有什么背景意义?

  刘永庆:其实早在今年3月份博鳌亚洲论坛上,新华社的一篇文章就谈到:逆全球化,“灰犀牛”比“黑天鹅”更可怕。在前不久召开了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灰犀牛”一词再度升温。之所以热起来,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我们对可能面临的一系列潜在金融风险的忧虑。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时代热词反映的都是时代问题,不唯独是金融,在各行各业,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几十年之后,一些平时不被我们注意或者忽视的风险,比如粗放发展方式之虑、收入分配结构优化之困,甚至社会公众道德松弛之惑等,这些问题经过这么多年的累积之后,都有可能从潜在向现实转化。在各个方面,我们已经到了一个需要改革、改变、重塑、优化、提升的时间窗口。而“灰犀牛”这个词,就是一面镜子,它既照亮了一些领域存在的弊端,同时也照出了现实中一些人内心深处惧怕改革、对潜在问题选择性忽视的一面。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可以从自己职业、立场和背景出发,对自身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在“灰犀牛”那里找到解释,这或许是“灰犀牛”能够成为热词的最现实的背景。在这里,“灰犀牛”并不是一种动物,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用语,“灰犀牛”这种大概率风险所揭示的,既可能是制度建设的风险,也可能是人性所面临的弱点。

  易宪容: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今后工作的三大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地防控金融风险。会议指出,这不仅是金融市场的永恒主题,也是保证中国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所以对此问题,不仅最近中央各种重要会议一直在强调,也有不少媒体用更为通俗形象的语言来描述及分类,如“黑天鹅”和“灰犀牛”,以此让人们对金融风险的认知更为具体、更为形象,由此也引发了市场的热烈讨论。

  认清“灰犀牛”本质,抓大不放小

  主持人: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的、最大的“灰犀牛”是什么?

  刘永庆:就像上面所分析的,“灰犀牛”对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的意味是不同的。所以,什么是当前最大的“灰犀牛”,对不同的人、不同的行业来讲,有着不同的答案。不过,对于不同体量的“灰犀牛”来说,我们要认清其本质,做到抓大不放小。比如,在一些人看来,环境和资源限制是最大的“灰犀牛”,而在另一些人看来,房地产泡沫可能是最大的“灰犀牛”。在我看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这个“灰犀牛”更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一旦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让这头环境污染的“灰犀牛”发作起来,它给人类带来的麻烦,是不可估量的。当前我国很多地方遇到的生态环保问题,教训都是深刻而惨痛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是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的。同时,我们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种状况,必须下大气力扭转。如果经济发展了,但生态破坏了、环境恶化了,人们吃不到安全的食品,喝不到干净的水,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那样的发展就不是人们所期望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灰犀牛”,之所以有人会视而不见,这既有对风险认知的不足,也有利益上的牵扯及制度冲突等方面因素。“灰犀牛”体量较大,要驯服它,就要攻击其软肋。这一点,对于治理环境如此,做好金融工作如此,一切风险防控和治理都如此。

  易宪容:当前,金融风险的表现有很多种形式,但其本质和根源是什么,真正的“灰犀牛”是什么,要准确地认识,也并不容易。所以,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并非仅仅是对金融风险的简单现象的分类,而是要揭示其导致的根源,把握金融风险的本质,这样才能找出那个最重量级的“灰犀牛”。一般来说,任何一种金融风险都是信用过度扩张的结果,只不过每一次信用过度扩张的方式不同,金融风险爆发的形式不一样而已。现在的问题是,信用过度扩张的边界在哪里?如何来测度及预警?同一只“灰犀牛”,为何有人认为风险极大,而另一部分人则视而不见?可以说,只有解决好类似问题,才是应对“灰犀牛”风险的关键所在。

  当前,我国金融领域潜在的“灰犀牛”,主要表现在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和违法违规集资等方面。金融领域的“灰犀牛”存在于社会债权债务关系网络,反映出社会资产的配置结构。而债权债务关系的消除、资产配置结构的调整,如果完全依靠新增流动性,那么,化解金融风险的努力很可能会导致市场的逆向选择,反而进一步刺激金融市场的冒险行为。因此,要改革孕育“灰犀牛”的环境,正视金融市场存在的道德风险,让参与交易的双方都成为能够理性评估并能承担风险的合格交易主体。

  驯服“灰犀牛”,共识凝聚力量

  主持人:可以说,驯服了“灰犀牛”,就相当于掌握了大概率危机发生的规律。驯服“灰犀牛”,还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刘永庆:“灰犀牛”风险之所以成为风险,就在于我们对此习以为常和见怪不怪。比如对于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这些小事,是没有多少人会从风险的角度来认识的。然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现实中,“灰犀牛”风险都是有预兆的,问题在于人们对预兆如何做出反应:有的视而不见,任其发展;有的视而不惧,无所作为;还有的视而遮掩,善“捂盖子”。其结果,当大概率风险真正转化成“大破坏事件”并爆发时,人们就可能措手不及,导致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现实中,在很多情况下,也可能是几种反应累积、叠加,从而让“灰犀牛”风险酿成大祸。

  有共识才有力量,驯服“灰犀牛”,一定要从价值观和思想理念上树立一个共同方向。抵御生态环境方面的“灰犀牛”,就要真正树立生态文明观、绿色发展观,养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知道,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是政府一家的事情,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有权利、责任和义务。同理,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也一定要形成共识,如果面对可以看到的金融风险,银行只打自己的小算盘,房地产企业只盯着自己的利益,对中央政策措施阳奉阴违,如此一来,驯服“灰犀牛”风险,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易宪容:“灰犀牛”不会在你最警惕的时候到来,而会在你最放松的时候出现。当你无视它的时候,就是它出现的最佳时机。不同于“黑天鹅”,“灰犀牛”从不会悄悄地来,它们来时成群结队,扬起风沙。现实中总会有那么一部分人,虽然看见它们在路上了,但觉得一时半会到不了,还是先按目前的方式方法处理完手头的要紧事再说。这就是“灰犀牛”风险一直存在,却往往被人们忽视的原因之一。上医治未病,防患未然胜过亡羊补牢。对于各类“灰犀牛”风险,我们始终要有忧患意识,绷紧“防范”这根弦。我们不知道“灰犀牛”式的风险和危机,究竟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我们确定知道的是,忽视它们的存在是非常不明智的。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