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中产育儿鄙视链,没有谁由此而确幸
http://www.scol.com.cn(2017-5-27 7:52:2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立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不久前,成都几个小区之间,为了谁的孩子更有资格就读学区内最优质的一所小学而引发了比收入、比职业、比出身的“中产阶级内部踩踏事件”,将中产阶级子女教育中的鄙视链赤裸裸地展现出来。(5月26日 《凤凰周刊》)

  没有英文名就被拒做朋友,在五六岁的小孩头脑里生根,一旁的家长既尴尬又夹杂的窃喜,难掩作为中产的小确幸。然而,“没有收入多只有收入更多”的中产攀比中,拥有英文名的娃所带来的攀比,早就在中产内部的攀比中看到身影,更是小巫见大巫,结果比来比去,谁都没有由此而更多小确幸。

  不管是哪一个阶层的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并早早就为子女未来更高端的生活布局。从花几万元上高端幼儿园等学校开始,从各种培训班开始,似乎这一切就是为了摆脱中产,再往更高端的社会进军一样,这种设计,更多的是父母,为子女一厢情愿的设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本身是社会阶层在交往时的一种自然识别,但这种识别,不以绝对割裂为目的,更不是自我划圈的坐井观天。然而,没有英文名的娃就被“拒做朋友”,就足以看见一些中产者的小视野和小肚鸡肠。

  也许历史离中产并不遥远。这些中产,有多少人的祖辈们是中产,又有多少中产本身是从中低收入者中脱颖而出,当这些中产者享受着当下的富贵时,却忘记了自己奋斗的过程,而人为割裂这种不可避免的接触时,就已经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自我设定的小圈子里,少了中产本应引以为傲的开明和奋斗的资本。

  孩子们拒把没有英文名的同龄人当做朋友,或许是孩子们潜意识的交流认知,但这种潜意识的背后,总会隐藏着家长极端掩饰的说教:不要跟不如你的小孩玩(不要跟没有英文名的小孩玩),日常生活中对不如自己者的各种鄙视,或许也不经意间在孩子身上显露出来。

  香港纪录片《没有起跑线》里,概括了中产阶层在这个问题上所有焦虑和鄙视的症候。“赢在射精前” “赢在子宫里”。似乎陷入了一场只唯上不唯下的单相思思维中。然而,所谓的上层人物都是优良的吗?所谓的底层人士都是不文明、生活都是低劣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高端培训也好,名贵的玩具或出国游玩的经历也罢,以交有英文名的孩子为喜,到底是培训孩子,给孩子穿“增高鞋垫”,还是中产自己给自己装门面,估且不能一概而论,但至少,不能让孩子承受这种过早的人为预设的掩饰中。

  就像小草有它的优点,大树有它的不足一样,中产育儿鄙视链,本身就是一个脆弱防波堤、导引渠。一旦处在纯粹的竞争环境中,其中的高中低档次就会清晰的显露出来,就像同是金鱼,一旦进入到自然状态的水体中,就会明白金鱼和自然界的鱼谁更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一样,中产育儿鄙视链,难以跳出把子女当金鱼来培养的小圈子中,看似高贵,其实早已经给出了孰胜孰败的结局。(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