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声声“哦呀”传递藏区幸福感
http://www.scol.com.cn(2017-5-10 7:40:1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宗辉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一起抓,推进四川藏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努力实现藏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藏区和谐稳定、长治久安。藏区群众口中的声声“哦呀”,道出了这些年藏区的发展嬗变。(5月9日《四川日报》)

  “哦呀”是藏区很多农牧民的口头禅,表达认同、肯定的意思。简单一句“哦呀”,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它是对藏区发展嬗变的点赞,是过上美好生活的欢喜,更流露出与日俱增的幸福感。

  对藏区而言,实现全面小康,就是实现藏区的跨越发展。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紧密相连,四川省委统筹推进,坚持一起抓。其中,民生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启动实施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涵盖扶贫解困行动、就业社保促进、医疗卫生提升、文化发展繁荣、藏区新居建设等六大领域。目前累计投入超过240亿元,解决了藏区群众要求最为迫切的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等问题,群众告别了无电时代,依托“藏家乐”实现了旅游脱贫,享受到15年免费教育,大骨节病得到有效治疗,从游牧变成定居,这些给他们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能享受的实惠。

  做大发展“蛋糕”是为了百姓分享,是为了让群众尝到“甘甜”。近年来,四川落实中央支持藏区政策,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蛋糕”的“甜”加剂,日益加厚的“幸福账单”,让获得感成为镌刻在历史长卷上的鲜明印记,更让“甜蜜”成为共享发展的代名词。从交通到电力,从通讯到水利,从特色产业到全域旅游,一块块制约发展的短板正被补齐,拉近了四川藏区和全面小康的距离。可以说,这是一幅幅生动的民生改善画面,凝结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饱含着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民生关爱,一项项支持藏区的倾斜政策,在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已在辽阔藏区扎根开花。

  沐浴在党的惠民政策下,四川藏区就像冬去春来一样一天天“变暖”。过去,因为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原因,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制约四川藏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今,四川藏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省藏区也进入了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现在的藏区,县县有甲级医院、乡乡有卫生院;“电力天路”建成;理塘县居民喝上了自来水;甘孜州可容纳4500名学生的最大教育园区在雅江拔地而起。可以说,这是民生改善的新速度,铿锵推进的民生工程,使得全省藏区告别困扰多年的发展瓶颈,人们的衣食住行更加方便快捷,体验着跨越发展带来的喜悦。

  没有藏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四川的全面小康。由于历史积淀、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我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任务极其繁重,更需要付出百倍努力。为此,四川全力补足民生“短板”,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结合脱贫攻坚,以项目化、工程化手段一个一个地解决民生难题,党和群众的心越连越紧。仅以阿坝为例:十二五期间阿坝强力推进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12.9万人摆脱贫困,35.2万人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3%、21.3%。一项项务实的举措、一组组动人的数据关乎百姓冷暖,是溢在心里的获得感、写在脸上的满意度。

  “党恩父母恩,党心菩萨心”,这是一些农牧民自发贴上的对联,由衷表达了藏区群众的感恩之情,它也如同声声“哦呀”,道出了藏区发展嬗变,传递着藏区群众的幸福感。(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