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娱乐体育 >> 正文
致敬杨洁,86版《西游记》不朽
http://www.scol.com.cn(2017-4-18 8:04:5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4月15日,内地知名女导演、制片人杨洁女士因病去世,享年88岁。“孙悟空”六小龄童、“唐僧”迟重瑞以及杨洁的女儿确认了这一消息。六小龄童今日发微博悼念:“从迟重瑞先生处惊悉我国第一代电视女导演、尊敬的杨洁导演去世的噩耗,异常悲痛,这是中国电视剧的巨大损失。杨洁导演不仅是我的恩师,也是我的艺术和人生道路上的老师,没有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就没有今天的六小龄童,观众们也不可能看到我扮演的银屏美猴王。我们永远怀念您……愿杨洁导演一路走好!”(4月17日澎湃新闻)

  六小龄童的动情话仅涉及到自己,事实上,杨洁导演的86版《西游记》不仅成就了“美猴王”,让其终身受益,更是捧红了一大批演职人员,还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更为后来的电视剧创作和表演树立了光辉典范。客观地讲,没有制片、导演杨洁的辛勤付出,就没有这部电视剧的巨大成功,没有她对艺术的高标准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就不会有这部传奇电视剧至今连播不衰的奇迹,更不会有令人津津乐道的“德艺双馨”。

  86版《西游记》恐怕影响的不是一代人,说它影响了两三代人都不为过。虽然杨洁本人都没想到它能红30多年,但就该剧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来说,再红几十年恐怕都有可能。这是因为该剧制作的背后,是当年影视人对艺术的执着精神,淡泊名利的态度。也诚如杨洁生前在访谈中谈到的:“《西游记》为什么能30年受大家喜爱呢?因为主创们是在搞艺术,没有为钱为名为利,没有为奖状。”

  由此想到当下那些粗制滥造的电视剧,不是帝王将相,就是抗日神剧,难有成功之作,几乎都是过眼烟云。不少影视导演抱怨,如今的影视剧要是拍得有质量,收视率反而下降,把它们搞庸俗了,收视率反倒上去了。在市场效益的冲击下,不少作品因为想要提高收视率,不得不寻求刺激,盲目追求商业利益。可是,文艺本来就该属于文艺圈,是有导向作用的,非要“跑偏”,这就使文艺工作者放松了警惕,忽视了自身的使命感。而反观86版《西游记》,演职人员的那份坦然的心态,就显得弥足珍贵。

  然而,人民群众需要好的文艺作品。而深入生活,接地气,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就要求所有文艺工作者坚持原则。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不能唯收视率马首是瞻,不能将娱乐大众作为唯一追求。文艺不是单纯的娱乐,虽含有娱乐成分,但还有引领时代,传播正能量的历史使命。优秀的文艺作品,绝不能迎合低级趣味,而是要给人以精神向上的力量。最好的文艺作品就是艺术性和思想性完美结合的文艺作品,86版《西游记》就是像杨洁这样的艺术家用心创造出来,既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可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因此,86版《西游记》堪称一面镜子,它照出了文艺工作者的良知。要想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就要牢记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86版《西游记》是一部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的电视剧,它恐怕是世界上重播次数最多的电视剧,也是世界上饰同一角的最多代的人(六小龄童家世代演猴王),每年寒暑假的必播节目。杨洁导演已去,但她留下的对文艺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我们热泪盈眶。那是一种精神,是为了精品而不顾一切的精神;是一种志气,是为了精品舍身忘我的豪迈。杨洁和她的团队,配得上“灵魂工程师”之美誉。让我们怀念她,正是杨洁们,使艺术不朽。(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