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让他好好活着”离不开救助制度设计
http://www.scol.com.cn(2017-4-16 8:11:4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侯雯雯
作者:郭元鹏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扶着儿子从床上起来,让他倚着被子坐好,把兑好的洗脸水送到床前,再准备好饭筷端到儿子跟前……4月14日7时许,河北献县乐寿镇留富庄村一户农家小院内,满头银发的王子成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事实上,这样的场景,在这对父子身上已经持续上演了52年。老人说:“我得让他好好活着”,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了52年的不离不弃。(4月15日《燕赵都市报》)

  52年的时间,这位伟大的父亲始终不离不弃。是一种苦苦坚守,是一种辛勤守望,是一种亲情顾盼,演绎了52年的爱恋。这种老人对孩子的爱,让我们温暖,让我们动容,让我们落泪,让我们心潮澎湃。是的,这是社会的满满正能量。可是,面对“让他好好活着”却不应该只有泪流满面的感动。

  人生有几个52年?从小因疾病落下终身残疾的儿子,至今已卧床52年,也耗去了父亲王子成半个多世纪的时光。父爱如山,悉心照料病儿数十年,王子成这位耄耋老人用不离不弃的守候书写了人间大爱。可是这样的人间大爱也有缺憾。这种缺憾就是救助制度的遗憾。

  为了让瘫痪在床的儿子“好好活着”,老人付出的是一辈子的时光,是没有了自我的人生。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这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苦涩的,这种苦涩的味道比黄连还苦。

  在我们的社会上,这样的情况相当普遍。家里有失能的孩子,家里有失能的老人,一病卧床就是10多年,就是几十年,就是一辈子,谁的人生能承担如此重负?在资金上来说,不是所有家庭都能默默承受。在精力上来说,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担当起来。毕竟,家里有一个卧床不起的病人,对任何家庭和个人来说,都是沉痛的灾难。

  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感动:丈夫照顾瘫痪妻子不离不弃;妻子照顾瘫痪的丈夫毫无怨言;父母照顾瘫痪的儿女眼泪婆娑;儿女照顾瘫痪的父母唉声叹息。我们总是认为亲人之间的这种照顾是天经地义的。是的,这是天经地义的,问题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制度,不该多些温暖和柔情吗?

  笔者以为“让他好好活着”是亲情的坚守,是需要做的事情。但是对于社会而言,也需要有所表示。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这种情况的家庭,在人生沼泽地带苦苦挣扎。这就需要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需要在资金上进行救助。对于有病人常年累月卧床不起的家庭,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帮助,要在就业上照顾,确保他们的生活不捉襟见肘。

  一方面,应该建立公益照料机构,将其纳入福利院照顾的范畴,可以将瘫痪在床的病人接到社会福利院里,以便减少家庭的负担。

  温情的社会,需要温情的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不断释放制度的阳光。“让他好好活着”不能只靠信念苦苦支撑。(作者系四川在线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