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国评蜀论 >> 正文
下足“绣花”功夫,啃掉“硬骨头”
http://www.scol.com.cn(2017-3-10 7:47:1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婧蓝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3月8日,习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讨论时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要继续选派好驻村干部,整合涉农资金,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3月8日新华网)

  绣花,也称刺绣, 又名“针绣” 。以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 “绣花”的要义在于“精准”,在于下针准,下针力度稳、下针多创意,脱贫攻坚尤其需要“绣花功夫”。

  脱贫要“精准”。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不仅仅是脱贫攻坚理念上的变化,更是效益上的提高,能够因人而异,能够因地制宜,才能让政策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来,让扶贫资金的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

  脱贫要“稳健”。脱贫攻坚太快容易出现脱贫“盆景”、“数字脱贫”等弄虚作假问题,脱贫太慢又难以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因此,脱贫攻坚要在稳重求进,不能一味地求速度,才能一步一个脚印走踏实了。

  脱贫要“创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不能总是靠“输血式脱贫”,要创新思维,在“造血式脱贫”上下功夫,更要站在整个贫困的高度,找原因、找方法,才能以统揽全局的高度,寻找一条更适合的脱贫之路,才能达到意料中的效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绣花”功夫不能做做样子,摆摆造型,而要在真干、实干上下功夫,只有不断地投入,不断地深入,才能在摸索中练好“绣花”功夫,做好工作,啃掉“硬骨头”,绣出群众“幸福花”。(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