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陶瓷艺术大师”岂能“想评就评”
http://www.scol.com.cn(2017-2-8 7:51:2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和法堡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江苏省宜兴市的几位“紫砂大师”遭遇了尴尬事儿。去年7月,在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活动中,91人获得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这座因紫砂出名的小城市也产生了6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5个多月后,民政部官网通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存在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违规举办“大师”评审活动的违法行为,对其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2月7日《中国青年报》)

  众所周知,“大师”是一种尊称,亦指在某领域具有很高造诣、享有盛誉的人。客观地讲,当下,大师的内涵得到了拓展,已不局限于钱学森等学者在狭义科研领域对大师的描述,搞火箭发射可以出大师,制作烟花爆竹同样可以出大师,可谓行行出状元。然而,不管哪个行业的大师,都要具备实至名归的大师底蕴,并得到社会公认才行。

  谁能料到,与学问领域的“大师”极度稀缺相比,当代中国陶瓷艺术领域的“大师”却多得令人眼花缭乱,以至成为当代中国陶瓷界一道“群星璀璨”的怪异景观。无疑,“陶瓷艺术大师”评审过于泛滥,甚至无视法定程序,顶风而为,我行我素,不免给人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评审活动的严谨性及那么多“陶瓷艺术大师”的身份更是成了问题,会让人“想入非非”。

  当然,所谓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活动,属于主办方一意孤行、胆大妄为而开展的任性违法活动,所以“评”出的91位“大师”的含金量值得怀疑。也难怪有些被戴“大师”帽子的觉得尴尬,毕竟评审程序违法,结果也是不合法的。显然,如此“评审”出的“大师”,与真正具有大师范儿的大师非一个档次,公众和社会当然不会买账。

  也不难看出,很多“大师”的名号,是利益驱动下官商运作的结果,甚至暗藏腐败行为。譬如,据最近媒体报道,常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原副局长陈马良收受贿赂136.2万元,其中84.6万元是11把紫砂茶壶,属于“雅贿”,这11把茶壶来自同一个行贿人……

  这就如同告诉世人,有的官员可能利用权力把资质平平者硬是捧成“大师”,“大师”有身价了,其作品成“珍品”了,“大师”得利,一些官员拿这些“大师”作品送礼,也得利,双方就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照此“逻辑”,现实中为何一些领域“大师”评审愈演愈烈、以至泛滥成灾,也就不难解理了。

  总之,大师不是随随便便评的,即便评也得讲求合法性、正当性,只有程序合法严谨、信息透明、名声相符的荣誉称号才能被社会认可,才能经受各种考验。否则,再多的“大师”也只能是滥芋充数、自欺欺人而已。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