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不妨把“用工荒”作为城市复兴的契机
http://www.scol.com.cn(2017-2-6 8:13:4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立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春节假期结束,返乡的人们重又回到工作岗位,对于流动中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说,究竟该留在家乡就业,还是到远方寻找机会?眼下,多地再现“用工荒”,各地使出浑身解数吸引人才,“抢人大战”愈演愈烈。(2月5日 央广网)

  当“用工荒”与返城大军形成鲜明对比时,当不少务工者选择返乡创业时,当跳槽成为一种就业节奏时,“用工荒”背后不仅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供需的简单变化,而可以读出整体经济脉络下人和用人单位及大环境相互选择和融合的一次契机。

  很显然,尽管“用工荒”有愈演愈烈的势头,但企业等用人单位和中小城市仍然还在寻找破解“用工荒”的道路上。劳动者也会根据就业单位的发展态势,并根据自身的就业综合素质来评定是否留下还是跳槽,抑或是返乡创业、就业。这其实是诸多因素博弈的综合结果。

  从求职者方面看,一些求职者将住宿及企业文化甚至看企业有无免费WIFI作为求职的一个参考因素,这确实是对用人单位有了新的要求。有的用人单位为了留下人才,通过许以高薪,或者暂扣部分薪水等办法,但未必就是破解“用工荒”的根本方法。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也存在“用工荒”现象,有的还非常严重。如东北地区和东莞等沿海地区,中小城市,也存在着“用工荒”的事实。不管是传统资源型的东北地区,还是加工、制造业仍为主流的东莞地区,抑或是正在布局推进城市化的中小城市,终究还是需要靠产业留人。倘若能够配套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服务措施,对缓解用工荒城市因产业而兴盛,产业因服务到位而温暖,则成为化解“用工荒”的一剂良药。

  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对于求职者如此,对于用人单位和一座城市也是如此。“用工荒”背后其实是双方相互选择的结果。面对这种结果,要么主动适应新形势,主动克服自身的不足之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选择人才方面获得先机,要么处于被动状态,最终难免落入城衰人去的结局。这一点上,在东莞以及一些资源型城市当中,都有或多或少的迹象。

  其实,“用工荒”也只是某些地区和某些产业的现实表现,并非全部,结构性和区域性在用工上的表现仍然供需不一。因此,不能完全将“用工荒”来形容当前的用工形势,否则会遮避审视用工环境的视线。

  随着中小城市、城镇就业环境的相对改善,也是促成用工荒的又一大因素。产业不配套,用人环境潜规则仍存,仍成为中小城市、城镇“用工荒”的重要羁绊。当成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和城市认真懂读的“课本”,主动调整自身的情况,争取用更大的优势留住人,破解“用工荒”

  “用工荒”加剧,与其抢人填补用工缺口不是根本方法,不如在增强自身特色上下功夫。用人单位、城市和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完善制度,做好各方面配套服务,以业留人,以服务感人,劳动者以才兴业,以人暖城,各自相向而行,使得“用工荒”成为经济转型、劳动者福利提升和城市魅力提升的一次重大契机。(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