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干部“走基层”更应“三心”常相伴
http://www.scol.com.cn(2017-2-8 8:09:4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任评声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春节前后,全省各地广泛扎实开展“走基层”活动,在政策宣讲的舞台,在脱贫攻坚的战场,活跃着各级党员干部的身影。“走基层”走出亲情,走出温度。“以‘走’促‘学’、以‘走’促‘做’,百姓的事就是我们的事。”沉淀到基层的党员干部纷纷表示。(2月7日,四川日报)

  干部走基层,关键要走心。无论是送了慰问品就走的走马观花,还是装个样子的唠嗑家常,都是人到心不到的表现。这种不真心实意的“走基层”不但对拉近干群关系无益,更对党员干部扎根基层,倾听老百姓心声有害。

  干部“走基层”,应该“贴心”意识常相伴。党员干部应当自觉成为好政策、好制度的“传声筒”、“宣讲员”,但是身份有了,还得有正确的说话技巧。对着老百姓说事,就应该说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的话。绝不能端着官架子,吊着书袋子,说些自己说起来佶屈聱牙,别人听起来云里雾里的艰涩词汇。更不能把通俗曲解为低俗,把严肃的政策解读与宣讲变的一地鸡毛,俗不可耐。

  干部“走基层”,应该“耐心”意识常相伴。党员干部“走基层”,面对的是教育背景、个人需求和生活水准参差不齐的各色群众,应带着眼睛看,带着耳朵听,带着脑子想,带着嘴巴问,了解群众真正的需求,倾听群众真正的心声。民生工作不是一条滩涂,不会一蹴而就,面对困难挫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烫手山芋”,党员干部更应勇于担当,满怀耐心,多听、多想、多做,走好各项民生福政的“最后一公里”。

  干部“走基层”,更应“虚心”意识常相伴。“三人行必有我师”,群众的智慧是无穷尽的,党员干部“走基层”不但要捎上爱心,送上关心,更要带上虚心向群众、同事学习处理基层事务的技巧,学习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的经验。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和锻炼,把自己变成面面俱到、事事妥帖的“多面手”,避免事到临头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窘境。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