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加工村何以被贴上“黑心棉”标签
http://www.scol.com.cn(2016-11-27 9:16:4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周帆
作者:江全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河北深州市东北方向约40公里的东留曹村,村支书汪瑞岭最近很烦。一手鼓励村民办起来的再生纤维厂是几十号人的命根子,却因媒体曝光被贴上了“黑心棉加工点”的标签。(11月26日 《北京青年报》)

  东留曹村是利用边角料和旧服装加工再生纤维的一个村庄,但因媒体曝光而被贴上“黑心棉”加工点的标签,这些“作坊”被迫停产,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

  发展再生纤维加工,原本是农村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举措。过去这个村有一座砖窑,很多人在这里打工,因砖窑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被关停。村里便瞅准再生纤维加工这个门槛低的行业,在砖窑厂旧址上发展起来20家大大小小的再生纤维加工厂。这些厂子被贴上“黑心棉”加工点的标签,一方面是因为加工设备比较简陋,很多处于“作坊”式加工状态;另一方面,发展之初,确实有的加工厂违规使用过医用废弃纤维等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再一方面,虽然这些再生纤维产品会写明“禁止用于生活用品生产”的警示语,但流向依然难以有效控制,有的被违规使用,造成了不良影响。

  分析这些原因,东留曹村也是整个事件的受害者。本来再生纤维加工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很多农村劳动力可以就近找到活干,增加农民收入。一旦被贴上“黑心棉”加工点的标签,工厂停业,对村里的影响还是不小的。这些加工厂该何去何从,还需要从原料、加工和产品等环节入手,进行整治,以促进这些加工厂规范健康发展。

  首先要把好原料关。一旦医用废弃纤维、殡葬纤维等不符合规定的原材料流入市场,将造成很大的隐患,也将给工人带来健康威胁,因此把好原料关,是这些废旧服装加工厂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其次要把好加工关。这些加工厂被停业,除了因为“黑心棉”事件的影响外,存在设备老化、除尘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很多是露天作业,大多没有环评手续,因此企业难以持续发展下去。如何从加工“作坊”变身正规企业,需要有关部门予以支持和引导,而不简单的关停了事。从市场需求看,只要再生纤维加工走上正规,还是有市场前景的,如何让产业做大做强,浙江苍南有着“全国边角料成就苍南大产业”之说,其中的有益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再次要把好产品关。国家对再生纤维加工有严格要求,从原料到产品,需要有流向记录。对于合格的再生纤维产品,流入生活领域问题,不仅要从再生纤维加工企业找原因,还要查明哪些企业把再生纤维产品二次加工成了生活用品,追根溯源,保证百姓的生活用品安全。

  再生纤维加工厂被媒体曝光,暴露再生纤维加工行业存在的问题需要整改,但因此而被贴上“黑心棉”标签,则将给行业发展造成打击,扭转被动局面,需要正确引导而不是继续打压。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