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养老驿站”氤氲反哺温情
http://www.scol.com.cn(2016-11-16 7:47:0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郭雪营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自2009年起北京市建了2000家“托老所”,但是活下来的只有70家。目前,北京市正在全面摸底社区资源。通过整合各种闲置资源,拟建设130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全部交给专业公司运营。(11月14日 《北京晨报》)

  因为工作的性质,笔者经常到社区调研,在与社区工作人员探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一话题时,不时产生“养老服务该走向何方”的疑惑。一方面,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原来“4+2+1”的家庭,“如何养老”已经被提上日程;另一方面,一些养老中心闲置甚至荒废,其中固然有儿女及老人传统养老理念方面的原因,更深层次原因就在于供需两者出现了脱节。

  从2000家到70家,过去的7年,“托老所”就经历了这样的阵痛。

  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是现在及未来一段很长时间民生领域的大事。如何让供需同频合拍,是政府、社区、专业养老公司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既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撒手不管,要引导和支持更多的社会机构参与到为老服务的事业中来;另外,要在资金和政策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为养老机构撑腰;同时,还要健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规,为养老事业划定一道有温度的线,确保养老服务始终行进在正确的轨道。

  社区居委会是“一根针”,上面千条线,工作压力大,加之社区工作人员大都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培训,可以说是养老服务的“门外汉”,所以不必要也不可能再包办养老服务。社区居委会的优势在于熟悉辖区老年人的情况,是连接居民和养老机构的纽带和桥梁,要发挥好优势,牵好线,搭好桥,把居民的需求不失真地传递到专业的养老服务公司。

  市场的事情交由市场处理,养老服务公司有专业化的运营团队,也将成为养老服务的具体提供者,要有舍我其谁的“主人翁”意识。服务行业最重要的是了解并满足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不能走一厢情愿的路,关键是要与老年人的需求合拍,要搞好前期调研,探索动态化管理,增强与老人的交互,建立一套科学的养老服务体系。

  无论是专业的养老服务公司,还是社会福利协会职业组织,抑或“独生子女”,指望任何一方的力量,都不足以托起沉甸甸的“夕阳”。政府、社区、专业养老公司“三驾马车”齐驱才能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才能确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朴素主张尽快成为现实,才能促使“养老驿站”氤氲更多反哺温情,从而勾勒全面小康社会一抹最美的夕阳红。(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