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让孩子过万圣节,真的跑偏了
http://www.scol.com.cn(2016-11-1 14:10:1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维扬书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尽管属于“舶来节”,但有不少人发现,如今这个“洋鬼节”正和圣诞节、情人节一样,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熟知,节日的气氛也越来越浓。在广州的很多幼儿园和教育培训机构,都组织了万圣节的主题活动。为什么一个西方节日如此受国人青睐?我们的孩子该过万圣节吗?(11月1日《南方日报》)

  11月1日是西方万圣节,广州的很多幼儿园和教育培训机构都组织了万圣节的主题活动,这一做法在社会上引发广泛争议。笔者以为让懵懂无知的孩子从小接受西方节日熏陶,这一做法就像当下成为热议的南京某高校靶场流出的子弹一样明显跑偏了。

  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传统节日都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传承着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与宗教观念,寄托着人们的文化情感,每一个节日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和民族风情。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是世界上节日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但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中西多元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如情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进入国人的视线,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逐渐被冷落。

  中国传统节日不敌西方节日,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但商家的热炒和媒体的跟风是其主要推手。商家看中的是洋节的"吸金力",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的客流量和单日销售额比平时高出数倍,报道中提到,记者昨日在广州正佳广场和乐峰广场看到,现场许多市民都冲着“鬼屋”而来,等候进场的人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最高峰时现场挤了过千人。商家利用西方节日逛街的庞大群体推出一系列活动吸引顾客,消费者从活动中获得体验的乐趣,商家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西方节日通过媒体和商家的不断炒作,变得越来越吸引大家的眼球。近年超越美国黑色星期五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就是凭借媒体和商家的联手造势,生生创造出来的节日。可见,商家与媒体在西方节日的流行造势方面的确功不可没。

  可是我们从来就不缺各种传统节日呀,商家和媒体为何不炒作这些接地气的节日吸人眼球获取利益呢?其原因在于中国传统节日大多依托礼教伦常或宗教信仰,如清明、七月半扫墓祭祖,重阳节尊老敬老,中秋节家人团圆,元宵节看花灯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这些传统节日多以家人祭祀或团聚的形式呈现出来,节日的仪式感强,每一个节日又伴随着各种规矩和礼仪,缺少娱乐或搞笑元素,而西方的各种节日则轻松惬意,不拘形式,注重互动和参与,可以放松神经,释放压力,这些西方节日传到中国以后,其原先的宗教色彩不见了,这些节日逐渐被商家和媒体打造成了洋不洋、土不土的疯狂购物节。

  笔者认为,中国本土的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优秀美德的重要载体。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幼儿园作为孩子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应当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引导孩子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而不是随着商家起舞,借洋节日来吸人眼球。

  让孩子装神弄鬼过万圣节,说严重点就是对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的不敬,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背叛,即便像有的人说的那样,幼儿园培养的是未来的世界公民,但一个不了解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人又怎么能担当起世界公民的责任?

  让孩子过万圣节,真的跑偏了。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