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精神脱贫是对基层干部的大考验
http://www.scol.com.cn(2016-11-12 7:19:4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闲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年来,峨边县以解决娶亲负债问题入手,通过基层干部走“亲戚”、赶“人情”,发挥当地调解能人“德古”(彝语意为德高望重、具有较强调解能力的人)的作用,搭建平台机制,破除陋习、强化亲情融合,促进彝族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11月11日《四川日报》)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这是四川省提出的脱贫攻坚目标。客观而言,要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和过上好日子并不难,这也是全国大多数地方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脱贫攻坚,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通过产业带动,尽快让老百姓富起来,实现脱贫摘帽,从经济指标来看,只要下功夫去做,也是能够完成目标任务的。但要让实现良好的习惯与风气,要改变贫困地区的旧有的习俗,却是一件大难事。从这个意义而言,这种精神脱贫对于基层干部更是一个巨大考验。

  打破旧习需要干部找准方法。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对于凉山州一些经济极其落后的地方来说,比物质脱贫更重要的是精神脱贫。拿峨边县的高价礼金来说,近年来高价礼金之风让村民苦不堪言。据悉,自2008年起,大小凉山彝区的民间嫁娶礼金平均10万元至20万元。要彻底解决地方脱贫致富问题,必须要坚决刹住这股高价礼金之风。对此地方干部一开始没有抛出硬性规定,而是从“德古会盟”着手,德古,彝语意为德高望重、具有较强调解能力的人。峨边县领导在多次调研后作出决定,在峨边县委县政府和几大家族“德古”的号召下,并成立“德古”协会。地方着手对德古人员进行把关,结果不仅刹住了高价礼金之风,而且也逐渐改变了彝区风尚。

  树立新风需要干部带头示范。当然依靠德古只是一个引子,关键还需要基层改变带头示范。一方面村干部积极为村里添置公用餐具、桌椅,并主动提供给村民操办“红白喜事”免费使用。而在村民举办“红白喜事”时,乡、村干部带头“赶礼”,引导村民合情“赶礼”,并现场指导节约风尚、督促食品卫生、宣讲文明新风。看到村干部都带头实行新规,群众自然就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和心理负担了。久而久之,村规民约就有了约束力。同时村干部还通过坝坝会、拉家常展开谈话,把群众当“亲人”,零距离服务,对涉及群众利益的大事小情提前介入、现场服务。正是在这种贴心服务之下,正是在这种示范带头之下,才逐渐形成了良好风尚。

  移风易俗需要干群凝心聚力。旧风俗的改变,新风尚的形成并非易事。不仅需要干部找准方式方法和带头示范的问题,更需要各方面的保障和落实。首先要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比如单说各村添置的公用座椅,这就是一大笔支出。对此地方设立亲情工作基金,每年财政拨款100万元,用作各村的工作保障经费。其次还建立纠纷排查调处、督察督办、考核奖惩等7项工作制度,将其规范化、制度化,有了制度保障,自然就会让村民养成遵规守纪习惯。最后组织部门还从干部考核着手,对抑制婚嫁聘礼金“双高”、推进新风培育工作进行专项考核。有了考核指挥棒,自然就让基层干部有了主动性。(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