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帮助红军渡江的37名船工是共和国功臣
http://www.scol.com.cn(2016-10-17 7:47:2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郭喜林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红军强渡金沙江虽然已经过去81年,但那是永远的历史。尤其是帮助红军渡江的37名四川籍船工,他们是共和国的功臣,人民和历史永远不会忘记。在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中,如果没有37名船工的鼎力相助,强渡金沙江就会增加更大的风险。有了船工们的鼎力相助,一切难题就得到了迎刃而解。作为子孙后代,我们应当记住这些共和国的历史功臣;作为子孙后代,我们应当把红军长征精神和船工那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光大。

  据四川在线10月15日报道,“向二糖匠、杨麻子老倌……”10月12日,记者在凉山州会理县通安镇中武山村金沙江皎平渡北岸看到,在毛泽东、朱德等同志曾住过的岩洞旁,立着一块红砂石碑,上书“共和国不会忘记帮助中国工农红军渡江的37名船工”,并刻着船工的名字,一些船工连名字都没有,只刻着绰号。1935年5月3日至9日,37名船工不分昼夜,用7条小船将中央红军3万多名将士从云南渡过金沙江送抵四川,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记住这些历史吧,我们的共和国就是在红军和船工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枪林弹雨中诞生的;记住这些历史吧,那些没有名字只有绰号的船工,他们是我们子孙后代最可爱的人;记住这些历史吧,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红军和船工用生命创造的;记住这些历史吧,我们子孙后代只有把红军和37名船工当作一面镜子,我们才能饮水思源不忘感恩;我们子孙后代只有把红军长征精神继承和发扬光大,才能使红军长征精神变成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伟大精神财富,我们才能感受到37名船工与红军的鱼水之情是多么重要。过去红军需要船工鼎力相助,现在人民解放军仍然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军队只有与人民心连心,人民解放军才能永远战无不胜。

  值得欣慰的是,那些船工家乡的后代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先辈们的光荣传统,他们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过上了幸福生活,而且在继续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奔小康奋力拼搏。而且,船工周启龙所在村的孙子辈龙桂权已经是凉山州会理县通安镇中武山村的村主任。拥有这样的红色后代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相信当地百姓一百个放心。

  船工村继承人龙桂权说得好:“要传承好37名船工的精神,要让老百姓先富起来。”作为子孙后代,应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作为子孙后代,只有把先辈帮助红军渡江的精神世代传承好,才能对得起37名船工。而且,37名船工带给子孙后代的不仅是荣耀,而是沉甸甸的历史重任;而且,37名船工带给子孙后代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伟大精神财富;而且,37名船工带给子孙后代的,是把家乡建设好的责任与义务。只有子孙后代过上好日子,才能实现37名船工浴血奋斗的夙愿。

  只有让红军根据地和帮助红军渡江的船工后代过上好日子,才能对得起红军和37名船工;只有把红军和船工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继承发扬光大,就能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攻坚克难,战胜一切困难,就能让红色根据地的百姓尽早过小康生活。红军和船工能在艰苦岁月中创造人间奇迹,我们子孙后代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正确领导下,同样能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创造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美好好未来。而且,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故事中,也会有帮助红军渡江的子孙后代创造的壮丽篇章。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