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国评蜀论 >> 正文
文化扶贫需要找准“问题导向”
http://www.scol.com.cn(2016-9-8 8:06:4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王坤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9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宁夏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这条主线,大力推进文化扶贫,努力助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月7日《人民日报》)

  “治贫”必先“治愚”。我国推进文化扶贫,已经探索出很多创新模式,比如,让公共文化重心下移,先后实施了“万村书库”工程、“手拉手”工程、报刊下乡工程、“村村响”工程……收到的效果也是有口皆碑。然而,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比例较大,贫困覆盖面相对较宽,当前正处在追赶小康的关键时期,文化扶贫还任务还很艰巨。因此,我们在总结运用好前期成果的同时,还要从细处着手、在实处着力,找准“问题导向”,对症下药,方能事半功倍。

  文化扶贫要着眼于群众的精神需求是否增加。有道是,物质条件落后不可怕,思想落后才是最大的障碍。面对物质贫穷,可用“外力”干预,比如,采取多种方式、整合各方力量,从经济上、项目上,甚至运用“兜底”政策,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不在话下。面对精神“缺钙”,考验的却是“内功”,不但要解决群众的认识偏差问题,还要充分激活他们的思想主观能动性。所以,文化扶贫,就是要通过各种文化元素的渗透、滴灌,让群众彻底改变陈旧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如果群众开始主动了解、学习文化科技知识,则真正体现了一种思想进步,归根结底,还是文化扶贫滋润了民心,收到了实效。

  文化扶贫要着眼于农村传统文化是否更加活跃。眼下,各地正在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农村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生活越来越有滋味。然而,物质再富有、环境再优越,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培育,人们的生活内涵也必然缺乏动力。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并能得到很好传承的村落,那里的文化气息相对较浓,文体活动开展也是有声有色,人们生活得更加积极乐观。相反,有些村落的传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既不注重挖掘,也不注重学习与传承,群众生活便无精打采,同时也给扶贫攻坚带来前行压力。这时候,文化扶贫的意义就非同凡响,首先要利用好现有资源,再进行深度挖掘、适度引入,带领群众做好继承和发扬,让传统文化活跃起来,群众生活才有底气、有朝气。

  文化扶贫要着眼于群众的文明素养是否不断提升。文明的表现形式,最终归结为语言和行动。多年前的农村,因为一件小事闹得邻里不和,基本是见惯不惊,说到底,还是群众的文明素养普遍偏低,不懂谦让、不懂包容。如今,农村面貌大有改观,户户亲密交往、人人沟通交流,团结、和谐、友爱,已经成为时代主旋律,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成果。然而,立足新时代、新社会,文明的内涵又更丰富,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是一种行为规范。那么,实施文化扶贫,就是要引导群众,以小见大,从礼仪、节俭、互助开始,把传统美德立起来,把“好人招牌”传出去,用文明之光点亮美丽新村的幸福梦。

  应该说,在整个脱贫攻坚进程中,文化扶贫是基础、是保障,能否牢牢把握这一关键环节,将直接影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因此,我们在为困难群众提供物资和经济帮扶的同时,还要从文化和精神层面,把好脉、问好诊、开好“药方”,通过全面提升群众素质,以文化引领,有精神支撑,用思想鼓劲,尽快摆脱贫困,才是长久之计。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