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见证四川脱贫奔康新变化
http://www.scol.com.cn(2016-9-14 22:57:5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李琼会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9月10日—11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四川省进行,首站走进雅安市石棉县。来自全国近60家网络媒体的编辑、记者参加了此次采访活动,他们看现场,听长征路上的故事,走灾区,见证重建成效,说感想,期盼再赴魅力雅安。(2016年9月14日雅安日报)

  众所周知,井冈山是长征出发地,四川是长征的经过地,延安是长征的完成的地方。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将士爬雪山、过草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历经坎坷,转战千里,用热血和信念在巴蜀大地书写了一场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生命赞歌。作为四川网民,笔者和大家一样,对四川革命老区有一种深深的爱恋之情。80多年来,四川人民在艰苦卓绝的奋斗,大力弘扬红军将士“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长征精神,凝聚成团结拼搏、众志成城的“四川精神”,这种精神在后来的“5.12”汶川大地震和“4.20”芦山强烈地震两次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得到进一步彰显和体现,凝聚和形成了四川儿女“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这就是所谓的“抗震救灾精神”。

  事实上,抗震救灾精神是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新的结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与生动展示,这一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与四川人民的精神气质血脉相通,是四川精神的进一步深化和凝炼。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四川精神还是抗震救灾精神都将不断推动四川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资源强省”转变,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让文化改革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报道称,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全国多家网络媒体汇聚四川、来到雅安。媒体编辑记者们走进石棉安顺场、芦山龙门乡、芦山红三十军指挥部旧址、宝兴硗碛藏族乡等地,采访长征路上发生的感人故事,讴歌巴蜀大地发生的巨大变化,展现四川革命老区人民群众对党、对祖国、对美好未来的无比热爱。正是如此,参加“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的编辑和记者们,将用笔尖记录时代,用镜头见证发展,用荧屏呈现和谐,在采访活动中发现和挖掘长征路上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战中有价值的新闻,传播长征路上一曲曲动人的华章,见证新时代长征路上新变化。正是如引,在两天的行程中,不少参加活动的网络记者与编辑表示,要用自己手中的文字、图片去展示雅安,传播雅安的魅力。

  据历史记载,1935年5月至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长征经过雅安,在这里进行革命斗争活动前后长达数月,强渡波浪滔 天的大渡河,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红军在这里留下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篇章,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革命历史遗址和革命文物,成了十分珍贵的红军文化遗产。可以说,走进四川、走进雅安,翻开的就是长征壮丽的历史画卷。在四川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千百万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顽强奋战,血染山河,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英雄业绩,汇成了伟大的红军精神。

  长征永远在路上,长征精神也永远指引新长征。在“5.12”和“4.20”两次大地震中,四川人民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和精准脱贫中大力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拼搏精神,建成一批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比如,在实施脱贫奔康的新时代长征路上,四川老区人民在红军精神引领和照耀下,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用行动凝聚成一股顽强拼搏的向上力量,建成一大批诸如媒体记者镜头下的芦山县龙门乡白伙新村这样的幸福美丽新村。

  山好水好风光好,走在长征路上,见证四川脱贫奔康新变化。我们期盼四川老区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