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治国理政新实践·四川篇】求“同”存“异”的科学运筹
http://www.scol.com.cn(2016-9-8 7:43:3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马新超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日前,四川省印发五大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以经济区为主体出台五年发展规划,在我省历史上还是首次。编制组专家表示,这是适应当下和未来经济形势的崭新举措,展现出政府指导经济发展的新视角和新作用。(9月7日《四川日报》)

  区域发展既需要立足全局统筹考虑,又需要因地制宜差异发展。四川制定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既是在统筹层面求“同”,也是在区域层面存“异”,这种协调兼顾、差异定位、聚合发展的思路,是科学发展理念与四川省情的“最佳配置”。

  求“同”存“异”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鲜明特点。当今世界,盲目跟风、同质发展、恶性竞争的道路早已走不通,只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差异发展、协同联动,才能顺应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规律。四川各区域间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等差异很大,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用一双鞋码套所有人的脚”,必须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实现差异化联动,一体化发展。而五大经济区规划,正是坚持因地制宜,差异定位,精准发力,协同共进,无疑是求“同”存“异”的科学运筹。

  求“同”,即四川确定的一个大目标:遵循和实践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推动全省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存“异”,即五大经济区从自身特点出发,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差异发展的格局。四川地域广、人口多,随着经济发展,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川西北、攀西等地区逐渐形成经济上的一致性,需要以介于宏观、微观之间的“中观”视角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组织和规划,而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承上启下”,恰好起到了“联接”顶层设计与区域规划的作用。

  可以说,这种“联接”是遵循科学发展规律的需要,是适应四川省情的需要。经济学中的“比较成本说”认为:资源禀赋不同的地区,应根据比较成本优势进行差异化的产业分工,错位竞争,特色配置,让各区域各得其所。从这个角度讲,四川根据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川西北、攀西的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分别制定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正是在资源配置中体现比较优势,在差异发展中寻求动态的比较利益,无疑是四川遵循比较成本规律的科学抉择。

  在差异化中聚合发展,既可以促进各区域发挥比较优势,又能做到全省“一盘棋”。比如,成都平原经济区更加强调在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对外开放和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对全省的引领示范作用;川南经济区通过设置较高的经济增速目标,力争在次级突破方面率先取得成效;川东北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突出战略资源和优势资源综合开发,力争成为全省新兴增长极……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各自的活力,寻找到最佳的优势点, 实现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

  五大经济区的差异化发展,目的是扬长避短、扬优成势发挥,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翻阅规划,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对于各个区域的产业发展,五本规划都没有提及具体的项目名称。比如,川东北经济区的发展规划中,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提出要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其实,这正是本次规划坚持的一大原则——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赋予五大经济区更灵活的发展决策权,实现求“同”与存“异”的合理拿捏。

  求“同”体现着全省发展总目标,存“异”是对五大经济区发展思路的“量身定制”。诚如《四川日报》“共兴”标题+“五条彩带”图案的宣传设计,正寓意着求“同”存“异”的策略,彰显着四川在经济发展上“谋篇布局”的科学思考。(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评论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