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滴滴声响来约车,岂容发泄去扰人?
http://www.scol.com.cn(2016-6-13 7:58:0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立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昨天,市民王女士反映,几天前她用滴滴快车约车,因为赶时间,在等车时她就打了出租车离开。随后,她和滴滴司机进行了沟通。谁知,当晚她便收到近百条验证码和多个骚扰电话。随后,她向滴滴客服投诉,滴滴客服称核实后处理。(6月12日 《北京晨报》)

  滴滴一响,网约车订单来袭。这样形象的交易,被业界和不少网民所期待。然而,滴滴的声响,却是双向沟通的结果。在通过网络初步确定网约车的要约后,留下联系方式的乘客,却有可能成为滴滴司机的骚扰或发泄对象。王女士被滴滴司机电话短信持续骚扰,再次给网约车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非常现实的问题。

  通过网络联络,本是为司机和乘客提供双向服务的快捷通道,但是,约车的相关信息,却成为了一把双刃剑。司机自觉遵守相关规则,或者司机是一个好人时,乘客的个人通讯就会被保护,倘若司机不自觉,或者有意侵害乘客个人通讯时,乘客就会处于完全被曝光和被侵害的地步。王女士的遭遇,只不过是把这种双向性暴露的更加明显而已。

  因此,对于乘客的电话、QQ等个人通讯方式,有必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特别是通过加强对司机的管理,使司机仅仅是提供出行服务的人,而不逾越应有的法律界线去侵害乘客的权益。

  早在2014年10月,滴滴打车曾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粉爱行动”,成立粉爱公益基金,关爱女性出行。而滴滴的Logo 是一个倒写的D,象征着微笑,表达了“滴滴一下,美好出行”的企业理念,纵观滴滴出行在运营中出现的问题,让公众对滴滴出行有了更多的忧虑。滴滴声响,并非必然代表着“美好出行”,其“关爱女性出行”也并不必然成为其自觉行动。

  滴滴出行,经过了四轮融资,其资本已经足够强大,但对滴滴的管理平台也好,从业的司机也好,相关的管理尚仍有漏洞需要堵塞。如何保障乘客或准乘客的人身安全,杜绝乘客个人信息不被司机滥用和侵害,仍然是一个待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单独依靠于司机个人的良好品性,而应该更着眼于制度的健全和对制度的严格落实上。

  滴滴约车,是网络科技融入生活、服务生活的一个鲜活业态,其前途应该是光明和宽广的。当传统出租车围堵滴滴总部时,反衬出滴滴的强势一面。纵观全局,滴滴出行立足网络是其优势,但也是其短板所在。只有加强滴滴出行的行业自律,在谋求营利的过程中,在充分享用网络科技的过程中,更应该把网络科技的负面风险控制在最小化的状态,只有如此,王女士被约车司机持续骚扰的案例才会是一个个案,乘客应有的权益才能切实得到保障,滴滴出行才能健康前行。(作者系四川在线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