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自包的粽子更“文化”
http://www.scol.com.cn(2016-6-7 8:17:1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朱永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又是一年端午节,尽管和往年相比,媒体对市场“粽子大战”的报道少了很多,也极少再有令人“浮想联翩”的天价粽子出现,但早在离端午节还有月把10多天的时间,超市柜台里就已经堆满了各种风味的粽子,几乎每家卖场都设立了粽子专柜,有些甚至还打出了巨幅促销宣传广告。与往年相同,不仅粽子馅料种类五花八门:猪肉、蛋黄、鱼肉、松茸、鲍鱼、野生菌等应有尽有,然如此一混搭,粽子的“品味”和价格有了,但总觉得少了最为关键的“粽子文化”。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特有的一项民间习俗。传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应该说,吃粽子吃的也是一种文化。记得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家的村边,有一大片芦苇荡,每天早晚,芦苇荡里甚是热闹,既有野兔等小野生动物出没,更有各种鸟类在里面搭窝筑巢栖息鸣欢,当然也更少不了各村的孩子在里面藏猫猫、掏鸟蛋。里端午尚有些日子,周围几个村的妇女都会陆陆续续钻进芦苇荡里“打粽叶”,听她们的说,这片芦苇荡归几个村子共有,不仅谁家都可以进去打粽叶,到了冬季还可以随便砍些芦苇回家编席子编圈。尤其是用苇叶包粽子,无论用什么米做馅,都会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那时候,国家经济还很落后,更没有市场交易,这片芦苇荡虽然无人打理,但也没有人故意损毁,就是这么一年年的郁郁葱葱。我们家总是在端午节的前两天,母亲才从芦苇荡里采下一把芦苇叶,母亲包粽子很有讲究,把新鲜的芦苇叶放在水里浸泡一天左右,再上锅煮一开,此时已经能闻到苇叶的清香。然后把苇叶一张张修剪整齐,将浸泡过的糯米用苇叶包成四角样。这是个技术活,现在年轻人恐怕没有几个会的。包起捆扎好,放在锅里煮上几个钟头,一锅香喷喷的糯米粽子就可以食用了。听农村老人说,包粽子的苇叶一定要用“笨芦苇”最好,其他的苇叶,竹叶等等都是后来人才用的,包出来的粽子根本就没有那个粽子味。农村的老人们最看不惯也吃不惯城里人卖的粽子,更不愿意吃粽子里乱七八糟的馅儿,只是说,正宗的粽子就是糯米馅儿,最多里面加个红枣,祖祖辈辈吃的就是那个味。  

  老人所说的那个味,实际上就是粽子的文化,苇叶或糯米包成的粽子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在,商场上纯正的苇叶糯米粽子几乎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就是老人所说的那些“乱七八糟”。事实上也是如此,“天价粽子”天价的是华丽包装和某种“投其所好”,在粽子馅里添加各种“杂物”,归根到底是为了商业利益,他非但不再是那个包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粽子,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文化的空壳。就像有些地方人工建造的“古迹”,包装的再好,流露的只是一股发霉的铜臭,何来文化品位。  

  农村老家村前那一大片芦苇荡早已不见踪影,芦苇荡与村庄之间原本有一道环村水塘,小时候每年夏天,我们都会在水塘里摸鱼嬉戏,有了这片环村水塘,家家户户的孩子“天生”都学会了游泳,也从未发生过“溺亡事件”,如今的环村水塘早已成了“环村垃圾坑”,听老家堂兄弟说,上面计划投入资金要让环村水塘重现,早已被垃圾熏的苦不堪言的村民也是热情高涨。然相比给我童年带来无限快乐的环村水塘,笔者更怀念那片永远消失的芦苇荡,在笔者的味蕾中,始终无法忘却母亲用“笨芦苇”包的粽子,更忘不了那片百鸟欢唱伴随着孩子欢声笑语的故乡“乡愁”。(作者系四川在线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