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文化扶贫,是“精神脱贫”催化剂
http://www.scol.com.cn(2016-6-22 10:59:3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奇峰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为了践行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以及 《四川省文化惠民扶贫2016年工作计划》,四川省文联按照省委脱贫攻坚任务的安排部署,自2015年9月起,组织艺术家持续开展“到人民中去”的文艺扶贫采风创作惠民演出活动,迄今已走过省内30多个贫困县(市、区)。(2016年6月21日〈四川日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仍有7000余万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而这些贫困人口,又主要集中于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其中,仅四川省的贫困人口就多达500余万,从而成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四川省委、政府不仅将扶贫工作作为“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工作来抓,还出台了多种政策举措实施扶贫攻坚。与此同时,各社会组织、民间团体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四川省文联组织艺术家开展送文艺下乡的文化扶贫,就是其中之一。

  毋庸置疑,自然资源贫瘠、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短缺等等,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可除了这些物质因素外,人的精神状态,同样是制约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物质条件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全可以由政府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以及社会力量的定向帮扶加以解决;而精神上不思进取、甘愿贫困,则是扶贫工作中的最大障碍。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扶贫脱贫工作同样适用这个原理。如果贫困群众自己不上心、不上进,政府及社会的帮扶力度再大,也只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即使直接送钱助其摆脱贫困,也会因其坐吃山空而最终返贫。所以,物质上的帮扶只能起辅助作用,至关重要的还在于帮助贫困群众从精神上脱贫。所以,在笔者看来,文化扶贫,正可以起到“精神脱贫”摧化剂的作用。

  通过在乡村建立科技、文化站,设立“小微图书馆”,以及送文艺下乡等方式,进行文化扶贫;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素养,还能帮助其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树立信心,从而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意识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贫困群众由贫困到脱贫,最后走上发家致富的正确轨道,这也是扶贫工作的终极目标。(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