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临终关怀更需“制度关怀”
http://www.scol.com.cn(2016-4-1 8:40:0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薛家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清明节临近,与生命相关话题趋热。一篇讲述临终患者感受如何、家人应如何照护的文章在社交网络热传。“发达国家有70%~80%的老人享受到了临终关怀,我们的老人却只有1%享受到”的说法,更挑动人们的神经。记者走访全市医院、养老机构发现,生命的最后一程,病患有临终关怀需求,但床位寥寥,医院也很少留医临终病人。(3月31日 《广州日报》)  

  作为命中注定的结局,死亡或许算不上悲剧,但被死亡剥夺了人的尊严,却是不折不扣的悲剧。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悲剧,正在时刻演绎:陪伴患者走完最后一程的,是医生、护士和冷冰冰的各种治疗器械,而不是妻子儿女;在“尽最大努力抢救”中,患者满身管道、伤口、针孔,痛苦地离开人世。  

  为何那么多人宁愿过度医疗,也不选择临终关怀?表面看是观念的原因。“好死不如赖活着”“眼睁睁看着亲人逝去,而无动于衷就是犯罪”,这样的思想,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因此,许多人即使千金散去,倾家荡产,也要给亲人“续命”。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临终关怀资源的缺失。在“无憾、无惧、无痛”中优雅的离去,还是在反复抢救的痛苦、折磨下,遗憾离世。你选择哪一个?我想每个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但问题是,资源的稀缺,却不能保证患者“优雅离去”。以广州为例,能提供临终关怀的机构屈指可数。广州老人院慈爱楼,共可供床位200张。广州慈善医院,60张。广州友好医院,70张。加一起,330张。而同期广州仅癌症每年死亡约1.2万人。显然,大多数人连临终关怀的床位都摸不到。  

  由于中国没有实行家庭医生制度,选择在家临终关怀,即意味着让患者自生自灭。让家属在家看着患者饱受折磨,谁受得了?故而,即使明知过度医疗,毫无裨益,但在临终关怀资源稀缺的语境中,我们也不得不“死马当活马医”,选择过度医疗。  

  临终关怀有刚需,可医院为何视而不见呢?问题还是出在利益上。据统计,过度治疗导致“80%的医疗费花在最后一个月”。这意味着,生命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医院最赚钱的一公里。而提供临终关怀床位,却只能收一些护理费。在以药养医的背景下,医院舍得扔掉肉喝汤么?更何况,病人在医院离世,还影响医院的治愈率考核。两相对比,哪个合算?不言而喻。因此,医院非但对设立临终关怀病床不热心,反而频频暗示过度医疗,或者将无治疗意义的患者,劝回家“疗养”。  

  可见,临终关怀的难点在供给侧。而治愈供给侧的结症,相关部门要做的无非是三件事。首先,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加大临终关怀病床的供给。比如,投入资金,帮医院建设临终关怀楼;强制医院必须拿出一定比例的临终关怀病床,等等。其次是推行家庭医生制度,让患者即使是回家临终关怀,也不会饱受折磨。更重要的还是深化医疗改革,结束以药养医。当就医患之间没了利益纠葛,只有以据病情的理性诊断、治疗,临终关怀离我们就不再遥远!(作者系四川在线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