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芦山重建踏平“坎坷”成“大道”
http://www.scol.com.cn(2016-4-27 7:45:1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郑宗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芦山震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指导和科学决策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灾区干部群众,落实主体责任,创新体制机制,凝聚重建合力。三年过去,灾区户户安居乐业,民生保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同步奔康致富。(4月24日《四川日报》)

  灾难让重建之路异常“坎坷”,而“探路者”走过之后,却留下一条清晰可行的“大道”。芦山灾后重建是“国家实验”,在“探索”的道路上,他们用机制创新、科学理念、统筹谋划破解难题,实现涅槃重生的转变,为我国应对自然灾害、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提供了可遵循、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堪称是踏平“坎坷”成“大道”。

  是的,在灾后重建的道路山充满“坎坷”,这“坎坷”不仅来自于灾难之后的百废待兴,对于芦山来说,既要恢复重建,也要探索经验。在中央统筹指导下,四川接过灾后重建“指挥棒”,芦山成为承担“国家课题”的特殊“实验田”。三年中,芦山重建探索出的“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新路子,不仅让芦山重建“大获全胜”,而且在“8·3”鲁甸灾后重建、“4·25”尼泊尔地震西藏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中得到推广。

  芦山新模式,见证责任担当。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何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灾后恢复重建体系,是一个必须回答好的现代化命题。三年来,从中央的顶层设计,到地方的实践探索;从“国家课题”彰显的使命责任,到“地方负责制”激发的主动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芦山震区的面貌,也为灾后重建探索出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新机制。实践证明:芦山模式解决了灾后重建的基本规律、建设时序、动力来源、根本保障等关键问题,为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灾区重建创造了“样板”。

  人类社会总是在同自然灾害作斗争中不断发展进步的。灾害应急管理,更是世界各国政府的永恒课题。1755年的里斯本地震,重建了一个建筑一流、抗震水平一流的大城市。然而,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 37万人无家可归,最后一户入住新房用了7年时间;2004年美国新奥尔良市飓风造成27万户人家受灾,6年后仍有一半灾民流离失所……与之相比,芦山只用了三年时间,就让当地人都过上了比以前幸福的新生活,所以,从国际角度横向比较,芦山重建堪称成功的“范例”。这也说明,芦山重建的一系列机制探索,不仅是“国家实验”,更有令世界各国效仿的“价值”。

  重建,走的是一条新路,建的是一个新家。“新”往往意味着“变”。梳理灾后重建的全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变”不仅体现在灾后重建的路径之变、主体之变,也体现在重建理念之变、方法手段之变。被誉为“泥石流第一沟”的冷木沟,曾像一把利剑,悬挂在宝兴县城头顶。“先治坡,后置窝”——综合治理不但解除了险情,还把它变为集休闲观光、感恩教育、地质科普于一体的地质遗迹公园。这说明:尊重规划与动态调整相结合,恢复提升与生态保护相结合,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在有限目标框架内取得成果最大化,芦山灾区诠释了科学重建的深刻内涵。

  地震带来创痛,重建蕴含机遇。如果把遭遇灾害比作一次“跌倒”,那么“跌倒”之后,光是缓口气、原地站起来,还是在战胜灾害的崛起中脱胎换骨、超越自我?芦山无疑选择了后者。重建与发展是一体两面,离开发展的重建,建不好,更走不远。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重建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也是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增强后劲的过程。从汶川到芦山,突发的一次次地震灾害以一种特殊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从灾难中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强筋壮骨、整体跨越的进取精神。

  “故园断肠处,日夜柳条新。”曾经让人伤心的芦山,如今展现出新活力,更在奋斗中收获了宝贵经验,这经验是踏平“坎坷”后的“大道”,是在磨难中探寻国家灾害治理模式的成功突破,可谓是多难兴邦的“芦山注解”。(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