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总理“妙解”新经济饱含赞誉
http://www.scol.com.cn(2016-4-27 7:44:1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吴海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4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四川雅安芦山县龙门古镇新街,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涌现的生态农业、旅游等正在催生“新经济”。你们要用发展“新经济”的思路建设“新芦山”。(4月25日人民网)

  智慧出妙语,寓意含玄机。李克强总理凭着对“新经济”的睿智理解,结合对芦山重建的深刻观察,对一、二、三产业作出形象比喻,不仅凸显了国家领导人博学多才、妙语连珠,其暗含的寓意更能说明芦山重建是“新经济”的“发育”过程,这样的“妙解”,实际上是对芦山重建的莫大褒奖和赞誉。

  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往往带有指向性。就“新经济”而言,这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的,它代表了一种施政风向,也暗示着各地发展要向“新经济”看齐。在这样的前提和背景下,总理将“新芦山”与“新经济”相提并论,就可以看出芦山重建体现了中央精神,融入了科学理念,走上了前沿道路,这是中国“新经济”在芦山的“开花结果”,也预示着芦山模式成为“新经济”的标杆。

  “新经济”涵盖一、二、三产业,总理的妙语也涵盖了一、二、三产业,其形象的比喻,深刻诠释了“新经济”的发展内涵。比如:总理针对一家农业企业,提出“让吃的人健康、让种的人小康”,这两个“康”巧妙地说明了农产品质量、企业经营、农户增收之间的经济规律与密切联系。“让吃的人健康”,实际上是强调农产品绿色、无污染、高品质;“让种的人小康”,则是暗指企业与农民之间要建立“联利”机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快速增收。可以说,两个“康”互为因果关系,是“新经济”在一产领域的“别样标识”。

  产业发展固然要追求“新经济”,但对于芦山而言,面对震后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需要考虑的还有安置就业问题,这就为第二产业发展提出了“附加”要求。可喜的是,芦山重建过程中,很多企业肩负社会责任,积极按照吸纳当地劳动力,为灾区奉献了爱心。因此,李克强总理讲到“产品要讲质量,人品还要讲良心”,这两个“品”分别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阐述了企业发展。前者的“品”自然是追求高端的体现,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意;而后者的“品”,则是强调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感,这种与芦山重建同频共振的企业发展,同样闪烁着“新经济”的另一种光芒。

  当然,“新经济”并不是单指某一产业,它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互利共赢。仔细观察李克强的行程安排,就会发现对于一、二、三产业的考察并不是孤立无联系,而是有通盘考虑,主线就是“新经济”。如果说第一产业鼓励其继续发展现代农业,第二产业寄望其打通产业链从而转型升级,那么对于第三产业,总理指出,希望你们摆好“新龙门阵”, 这实际上是希望芦山实现“家家有铺面、户户搞旅游、人人有就业”,把龙门古镇建成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标杆。这样的描述可谓一语双关,把芦山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美好前景,诠释得淋漓尽致。

  不需要太多语言,总理的“妙语”巧解玄机;不需要太多解释,深刻的“寓意”给人启示。透过李克强总理的精辟描述,我们感受到“新经济”的内涵所在,更感受到“新芦山”的强劲动力,因为“新芦山”就是“新经济”的投影,它颠覆了灾后重建的传统理念,昭示着中国经济在灾难中“逆袭”的引领意义。(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