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从灾难之“祸”到重建之“福”
http://www.scol.com.cn(2016-4-24 7:08:5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郑宗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二评灾后重建的芦山新路  

  灾难可以摧毁一个地方,也能通过重建造福一个地方,芦山就是这样一个因“祸”得“福”的地方。新建房屋远远好于震前,经济发展远远优于震前,生活品质远远高于震前,脱胎换骨的转变,让灾难成为芦山开启美好新生活的契机和“拐点”。

  谁也不想遇到灾难,但灾难过后未必是坏事。历经三年重建,芦山绿树满目、花香扑面、新房矗立,一派生机盎然、春潮涌动的景象。房子不但建得漂亮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产业逐步培育起来了,灾区群众腰包也鼓起来了,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超过灾前水平。所以,如果说以前灾区人民羡慕非灾区,那么今天灾区“跨越式”发展、幸福生活的来临,则会让别人投来“羡慕”的目光。

  从羡慕别人,到被别人“羡慕”,灾区发生的360°转变让我们感到震撼和惊喜,而探访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是芦山三年大变样的关键所在。当灾难来袭,芦山没有惊慌,没有一筹莫展,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重建为契机,寓重建于发展之中,把恢复重建与发展振兴结合起来,在废墟之上建起一个幸福美丽的新家园。可以说,在弱者面前,困难是“绊脚石”;而在芦山这样的“强者”面前,困难是机遇,是谋求新发展、开启新征程、实现新跨越的“垫脚石”。

  的确,灾后重建既是一次重大的政治经济考验,也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这需要科学的思维和辩证的看待。芦山抢抓机遇,在大难中崛起,从危机中奋进,正是运用了辩证思维,正是体现了科学决策。芦山的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恢复建设,而是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化危为机、攻坚克难,从灾难中崛起,从危机中跃升,充满智慧,懂得辩证,实施功能恢复与跨越提升相统一的发展型重建,这种灾后重建思路本身就具有前瞻性,是对灾后重建规律的新探索、新概括,是对传统灾后重建理念的丰富和发展。

  重建经验告诉我们,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统筹抓好各项工作,才能实现重建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才能走出一条逆势上扬的曲线,才能奋勇开辟发展的新天地。芦山重建说明“危机”二字,既包含了“危”,也包含了“机”。既然危机不可避免地到来,那我们就要把“危机”转化为“机遇”。灾后重建芦山,“重建+发展”的举措深入实施,把灾后重建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产业转型、精准扶贫相结合,灾区经济指标增速未降反升、超过灾前,这就是“转危为机”的绝好诠释。

  历史常以惊心动魄留下深刻印记,也常以峰回路转写下壮丽篇章。芦山从“祸”到“福”,可谓实现了峰回路转,也书写了壮丽篇章。化危机为契机,视重建为跳板,灾区发展起跳的潜力被激发,视野和思路重新打开,而因为这种“后来居上”,灾区比非灾区可能产业转型更彻底、发展质量提升更快,这难道不是另一种“祸”得“福”吗?(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