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地评线 >> 正文
【治国理政地方谈】习近平“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传递啥新理念?
http://www.scol.com.cn(2016-3-9 8:30:5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郭俊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8日上午,习近平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听取基层代表有关农业问题的意见建议后强调,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要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3月8日新华网)

  古语说:仓廪实、天下安。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习总书记说实现“藏粮于地”,就是要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我们只有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毫不放松地发展粮食生产,才能确保饭碗永远端在自己手上。然而,当前,我国除了“人多地少”之外,还存在耕地质量偏低、污染损毁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粮食安全。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坚守耕地红线就是守住13亿人的口粮底线”的观念,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促进种地养地结合。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环境消纳能力,积极开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示范。使“藏粮于地”的方针真正落到实处。

  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粮食生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习总书记也曾经说过:“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到了需要更多依靠科技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阶段。这也是习总书记在湖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说要“藏粮于技”的深意。因此,我们不但要向土地要粮,还要向科技要粮。要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研究开发粮食科技,用科技手段维持粮食供求平衡。根据粮食市场的平衡状态,适时地采用相应的技术,始终保持科学技术的接续能力。通过涵养土壤,推广优良品种,采取标准化高产高效绿色技术模式等,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给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总之,“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中央对确保粮食产能的新思路,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新途径。这意味着我们将不再一味追求粮食产量的连续递增,而是通过增加粮食产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增长。所以,我们一定要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体系,及时调整粮食生产策略,为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