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为股市创造喘息的机会?
http://www.scol.com.cn(2016-3-7 0:25:2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郭施亮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市场带来了不少的看点。其中,有一个看点,却深刻影响着中国股市的去向。具体而言,即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未提及注册制,且引起了市场的猜想。

  实际上,对于注册制的改革,当属最近几年管理层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其中,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管理层首次提出了“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而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却明确提出了“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然而,对于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管理层却没有提及注册制,确实引起了市场的深入思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却提出了“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由此推测,注册制改革作为一种必然趋势,或将会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再行逐步推进。对于今年而言,注册制的推进进程或许需要有所暂缓,但期间管理层将会加快做好注册制的准备工作,如法律制度的建设、配套措施的跟进以及市场环境的改善等,以为注册制改革“创造条件”。

  事实上,按照之前的进程,自今年3月1日起,注册制改革授权已正式实施,且设定了两年的授权期限,以满足注册制度的顺利推进。但是,《证券法》未动,但注册制先行,却让注册制推进工作缺乏了充分的法律基础,甚至有一种政策操之过急的意味。

  按照以往核准制度的运行模式,从接收材料到企业拿到核准批文,需要经历九个环节。与此同时,在复杂的审核流程中,发审委却成为企业发行上市之前最核心的一道关卡。

  然而,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核准制模式下的权力寻租、暗箱操作等现象却频繁上演,而作为核心关卡的发审委,其权力却几乎遭到了市场的神化,而以往部分发审委委员更是来自于一些中介机构,与企业之间存在利益输送的现象也很难避免了。

  从本质上来看,注册制度不会对上市公司的申报材料实行实质性的审核,且企业的申报材料符合相关要求,把该披露的信息全部披露出来,就可以交由市场去决定企业可否发行上市。

  不可否认,这种模式会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市公司的“人情”烦恼,而且有效打破了权力寻租、暗箱操作等混乱现象。但是,对于核准制模式下的发审委而言,它的存在还是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意义。其中,对企业进行严格把关,也从一定程度上阻挡了部分质量较差的企业发行上市,而对于注册制的模式,未来企业质量可否得到保障,仍需得到进一步去观察。

  随着注册制度的深入推进,企业发行节奏的持续加快,未来市场的信披可否得到真实地落地、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可否得到持续性的落实、中介机构的尽职尽责职责可否得到有效地履行以及监管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可否得到实时有效地跟进,这将会直接决定注册制度在中国股票市场上的命运。

  回顾过去半年多来的股市表现,基本呈现出大起大落的格局。期间,随着轰轰烈烈“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进程的加快上演,却加速了股市市值的缩水速度。然而,进入2016年,中国式熔断机制的匆匆落幕,却再度让中国股市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在短短的交易时间内,股市缩水的市值更是惊人。

  其实,中国式熔断机制的匆匆落幕,就是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在对中国股市自身运行特征了解不充分的前提下,却最终导致了熔断机制政策的“水土不服”。

  笔者认为,注册制度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制度,是股票市场加快实现市场化的催化剂,且其在部分成熟市场也得到了很好地应用。但是,对于中国股市而言,在缺乏完善法律法规以及充分配套措施的基础之上,任性推行注册制度,却很容易导致注册制度在A股市场上产生“水土不服”的尴尬局面,其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管理层应该积极汲取之前熔断机制政策的经验教训,且更需要充分了解好中国股市自身特殊的运行规律。在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之后,再行考虑注册制度的逐渐落地。不过,从另一种角度去思考,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未提注册制的现象,或许传递出管理层“追求稳定”的信号,这也从某种程度上为股票市场创造了一些喘息的机会。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