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工匠精神为四川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http://www.scol.com.cn(2016-3-9 7:52:5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王坤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3月7日上午,刘云山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四川代表团会议。他指出,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关键要解决好“怎么看”和“怎么干”的问题,四川要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必然性,辩证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把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3月8日《四川日报》)

  工匠精神,不仅仅适用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创造,也涵盖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包括经济、文化、生态各方面。四川作为西部高地,除开有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之外,国家政策也一直给予关注,发展前景一片利好。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又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建设、旅游业发展、地震灾区发展等方面,特别对四川加大扶持力度。

  因此,笔者认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在抢抓机遇的同时,关键还要在奋斗过程中发扬“工匠精神”,为四川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首先,要在“实”字上选好着力点。有实干才有效果,有效果才有底气。回首过去,四川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历程。通过全面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成功实现了全省经济升位、事业发展有序的阶段性目标。只不过,四川仍然面临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基本现实,要在“十三五”期间,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直至全面小康,还需进一步站位谋远、细化举措、综合布局、协调发展。而这一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难题,在实干中才能把握机遇,在实干中才能完成愿景。

  其次,要在“巧”字上抓住创新点。正所谓:勤能补拙,巧以制胜。工作不能没有闯劲,也不能没有韧性,但仅此并不够,还得善用巧力。在经济发展上,如果没有新思路、新方法、巧借“东风”,而要一味因循守旧,结果恐怕只能是停滞不前,或者缓慢前进。扶贫工作也要善施巧劲,如果因为得到了政策优惠,就自恃拥有脱贫攻坚的“制胜法宝”,效果未必理想。比如,施以物资救助不如引导思想解困,进行劳动帮扶不如提供技能传授,依托项目支撑不如鼓励自主创业。可见,工作中缺少“锦囊妙计”,很难有所创新,更难收获意外惊喜。

  再则,要在“精”字上找到至高点。一方面,用力要精准。四川虽然地大物博,但区位优势并不明显,发展压力还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搞好经济谋划,或具体实践过程中,必须立足实际、扬长避短,做到精准发力,才能事半功倍。比如,在确定企业规模、招商范围、项目筹备等方面,都要根据内外需求动力,做大做强、精准到位。另一方面,要多出精品。扩大一个地区的影响力,必然要有立得起、叫得响、传得开的典型经验。近年来,四川注重实践探索,经济建设成绩喜人,尤其是在区域发展战略上,品牌效应更加突出。今后,四川还将推出更多特色“菜谱”,先把“招牌”亮出去,必定会吸引更多外来目光。

  说到底,工匠精神,就是实干、巧劲与创新的结合。实干是基础,巧劲是方法,创新是目标,个人工作离不开这样的奋斗精神,社会事业进步也不可偏离此道。四川发展时不我待,眼下,各项改革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顺利推动经济繁荣,唯有发扬工匠精神,才能获取决战全面小康的必胜信念。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