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良好政治生态就是发展“净土”
http://www.scol.com.cn(2016-3-4 22:40:2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宗辉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省委书记王东明在3月4日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指出:政治生态好了,就能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根本保证。我们将勇担政治责任,不断巩固发展来之不易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提供坚强保证。

  自然界有生态,政治也有生态。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不仅事关干部健康成长,而且事关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因此,王东明书记强调政治生态,其重要性就在于为建设经济强省打造一方“净土”。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我们之所以强调政治生态的重要性,就是因为每个人都难免受到环境的习染,如果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山清水秀”,那么当地干部就能避免受到负面影响,就能凝心聚力推动经济发展。我们看到四川省委坚持把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作为从严管党治党重大任务,“不敢腐”震慑效果初步实现,“不能腐”防范机制不断完善,“不想腐”思想防线进一步筑牢。在这样“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中,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万亿元台阶,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到3329亿元,这正是良好政治生态的“催化”作用。

  “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好的政治生态不会自动生成,而是需要用制度的扫帚,清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当前,四川政治生态有明显改善,但就像环境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也是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从根本上来说,通过改作风、反腐败重构政治生态,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下真功夫祛大病、疗小病、治未病,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清除各类“污染源”,这既是一场价值观的持续较量,也是推进四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来之不易,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更需倍加呵护。我们要像保护四川的自然生态一样,保护四川的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必须找到影响环境建设的病灶和霉点,兴利除弊,刮骨疗毒,使小生态、小环境健康运行。要推动正风肃纪常态化,紧盯“四风”的新形式、新动向,深化问题整改,抓好专项整治,持之以恒地铲除“四风”之弊。我们必须保持反腐倡廉、正风肃纪的定力,以正修身,铲除病灶,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内化为信念、外化为习惯、固化为制度。

  政治“生态”需要保护,更需要向“污染”宣战,而要治理的“污染物”就是腐败。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始终保持反腐的高压态势,做到发现一起、惩处一起、曝光一起,让心存侥幸者付出代价,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要扎紧制度的篱笆,划出“红线”,标出“雷区”,架起“高压线”,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要追究责任,做到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阻击权力滥用的“污水”,留住清正廉洁的“阳光”。

  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需要“天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则需要“人为”。保持四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我们深刻领会王东明书记言论内涵,坚持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让四川的政治“生态”像自然生态一样“山清水秀”。(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