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以互动增强网站“政”能量
http://www.scol.com.cn(2016-1-30 8:12:1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马新超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省政协委员、德阳市政协副主席陈晓慈十分关注政务公开的话题。他通过调研发现,某地级市一年公开政府信息超过40万条。但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实效不大;缺乏与公众的沟通,互动性差。(1月29日《四川日报》)

  政府网站的生命力在于与民众互动交流。一年发布40多万条信息的网站固然不是“僵尸网站”,但由于缺乏与民众的沟通互动,这样的网站即使“活着”,也处于“沉睡”状态,其存在的意义必定大打折扣。

  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强电子政务发展,微博、微信平台的开通,让公众可以通过更多渠道了解政府工作和有关政策。政府网站在建设初期,更多被看作一种时尚,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拉近了政府与群众间的距离,让政务更公开、透明。但是随着缺乏互动性问题的出现,有些政府网站成了“沉睡的懒汉”。在互联网时代,每个网民都有着无数的问题需要政府进行正面回应,而政府网站正是一个最为方便的渠道。如果不及时有效回应公众的问题,不仅会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损害,更影响到政府部门的形象。

  政府网站是块试金石,网民可以“围观”,政府却不能“旁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和交流沟通方式的显著变化,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知情、参与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对各级行政机关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和正确引导舆情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现阶段一些政务公开只是单方面的告知,在公开过程中很少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也未考虑群众的需求与满意度,这不利于推动政府工作改进。试想下,如果“领导邮箱”的链接是空白、“公众留言”只见提问不见反馈,群众的“获得感”将从何而来?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政府网站作为官民沟通的新平台,更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政府对民众的关爱和体贴。如果说书信时代的反馈按周来算,电话时代的反馈按天来算,那网络时代的反馈距是按分钟来算。“互联网+政务”必然是政府办公行政的大势所趋,如果政府部门的官网长期没有互动、缺乏沟通、失声失语,就谈不上和群众的心理共鸣、距离拉近。对此,政府部门要引起重视,积极利用网络,回应社会关切,与公众互动交流,让“沉睡”的网站“苏醒”过来。

  政府官网不仅要天天在线,还要发出权威声音、回应社会关切,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以及提供高速通道的便民服务。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一个基本的方式就是渠道建设。在自媒体时代,政府网站理应建设各种渠道实现与民众的交流和沟通。一方面,需要在政府网站上开设如领导信箱和投诉通道,方便公众在第一时间完成投诉和举报过程;另一方面,政府网站上也应该有着自己沟通渠道的延伸,也就是说,政府网站必须有自身的建设机制,比如开设自己的论坛、博客、微信和微博等多种沟通途径,把政务公开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知政、议政、参政、监政的互动渠道。

  沟通才能了解民意,互动才能回应关切。政府网站不能成“摆设”,必须注重与民众的沟通、互动,建设有效、畅通的监督与反馈途径,如此政府网站才更具“政”能量。(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