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切莫把送温暖当成“例行公事”
http://www.scol.com.cn(2016-1-6 8:00:3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李琼会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省总工会“送温暖”慰问组一行近日赴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慰问困难职工和坚守在生产一线的劳动模范,送上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的深切关怀,由此拉开了2016年四川工会“送温暖”活动的序幕。(2016年01月05日四川日报)

  “送温暖”看似很小的细节,却彰显出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宗旨。笔者希望各级各部门要将“送温暖”活动做实做细,真正把?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群众的心坎上,真正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让急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切实得到一些帮助,架起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

  回顾个别地方“送温暖”的做法,笔者认为应该反思的东西还有很多。调查发现,一些地方的“送温暖”一直被作为一种活动去对待,并不是一种社会救济或者社保体制去研究对待,所以活动的概念容易走入形式化和模式套路化,容易陷入吹捧热闹场面的误区,致使每到逢年过节,领导便提着慰问品到困难群众家走一走、坐一坐,把所谓的“送温暖”当成“例行公事”,简单握个手,三两句套话、放下礼物就拍屁股走人,只是送完了事,应付差事;有的甚至事先“精心选点”,提出诸如交通方便、被访者要“会说话”等要求,这种“年终关怀”式的送温暖,如今在不少地方和干部当中患上了“形式化”的毛病,节日之前热闹非凡,节日之后却不管不问,既完全背离了送温暖活动的初衷,又完全失去了送温暖的真正意义。

  诸如此类现象,都使送温暖活动显得生硬、生冷,存在作秀表演走形式之嫌,完全陷入了活动的套路,令活动效果大打折扣。然而这样的送温暖又能为百姓解决多少问题呢?能真的拉近党和政府与百姓的距离吗?事实并非所然。在笔者看来,要让困难群众真正能感受到党和政府温暖,就必须把“送温暖”作为践行“三严三实”的有效载体,主动转变工作作风,将“送温暖”与开展送科技、送医疗、送法律、送文化、送信息下基层活动结合起来,让我们的领导真正能蹲基层、带项目、解难题,避免送温暖活动走入形式化和模式套路化。

  毋庸置疑,送温暖不能为搞活动而搞活动,也不能像一阵风一样刮过就完。正是如此,四川省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要在2016年春节前,集中开展对困难职工“送温暖”活动,实现对建档困难职工问帮扶全覆盖,让广大困难职工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节日。要把深入开展“走基层”活动与“送温暖”结合起来,面向困难职工开展家庭走访、生活救助、法律援助、岗位慰问等系列活动。要充分发挥工会帮扶中心、工会培训机构、职介平台和惠民中心、群团服务中心等帮扶阵地作用,为就业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对因患重大疾病致贫的困难职工家庭提供医疗帮扶服务。要积极为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下岗人员提供创业指导、小额贷款等创业服务,以创业带动就业。

  其实,对于困难的群众而言,节前的送温暖顶多只能暖一时之心,解决不了群众的根本和实质问题,群众真正在乎的不是你送去的礼品、慰问金,而是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感情。正是如此,笔者建议,各地要把送温暖与扶贫慰问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帮扶对象的感受和需求,送什么、何时送、怎样送等,都需注意方式方法,而不是随便扔给对方一堆没用的东西了事。要把送温暖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与其送一些不必要的东西,不如送一些实用管用项目、技术。同时避免送温暖仅限于送完钱物,一走了之,要有既治标又治本的举措,帮助困难群众增强造血功能,为他们出谋划策,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困难。

  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各地在开展送温暖活动要重实效,切莫讲规格,讲程序,讲热闹,把送温暖当成“例行公事”。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