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国评蜀论 >> 正文
年终慰问:要“慰”更要多“问”
http://www.scol.com.cn(2015-12-21 8:06:4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危崖听雪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临近元旦,各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逐渐增多。然而,少数单位和部门在慰问时,不问群众需求,仅将统一采购的米面油等物品送出去就万事大吉,大有走过场之嫌。(12月20日 人民日报)

  元旦春节越来越近,各地已经安排资金开展各种送温暖活动,单位领导也纷纷忙碌起来,准备带上礼物到基层走“亲戚”慰问。但在慰问活动中一些单位只“慰”不“问”,购买的“礼物”,大多是“标配”的一袋面、两桶油或若干慰问金,基本上千篇一律,即没有特色,也没有新意,看似过年过节生活必须,但不是期待亟须,是否有应付走形式的之感。

  无论是元旦还是春节,各级领导慰问的大多是困难群体,但致贫致困的原因较多,生活困难的群众情况各不相同,不一定都是过节等米下锅,买油炒菜过年,特别是农村,米面油肉一般不缺,常年生病的患者家庭渴望送医送药;有孩子读书的贫困户最需送资金解决生活费;有脱贫愿望的群众,则盼致富信息、技术和项目。“标配”的慰问品不一定受慰问对象的欢迎。

  两节期间到基层慰问看望困难群众,带上礼物走走“穷亲”,体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还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但送温暖的“礼物”也应向扶贫那样,要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提前“点对点”,心对心、情暖情、实打实的了解困难群众到底缺什么、最急需要什么,这样的“礼物”群众才受欢迎,才有“雪中送炭”之感,这样的送温暖的慰问活动才能收获更多成效。

  年终慰问要“慰”更要多“问”。不能只“慰”不“问”。就是要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慰”出温暖,了解具体需求,调查生活情况“慰”出亲情、“问 ”出真情、实情。为以后的帮扶、关怀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决策提供思路。要“慰”出安心,问出实际困难的根源,决不能图热闹,更不能认为是完成任务,应付上级而敷衍了事,走形式,走过场。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