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商品房降价“去库存”恐面临操作难
http://www.scol.com.cn(2015-12-23 11:29:3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周帆
作者:贾志勇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就化解房地产库存问题,会议提出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12月22日《京华时报》)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96亿平方米,比10月末增加一千多万平方米,比一年前增加了1亿平方米,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住宅待售面积4.40亿平方米。如果按照我国人均30平方米的住房面积计算,这些待售住宅可供约1.46亿人居住。即使不考虑每年新开工建设面积,消化它们也需要几年时间。(12月18日新华网)

  国内房地产库存量如此之大,以致几年之内都难以消化,显然与以往房地产过度开发建设有关。问题已经出现,压力已然形成,怨天尤人注定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正视问题,积极面对,千方百计寻求化解渠道及举措,才是治本之策。

  那么,新近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化解房地产库存问题,曾提出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就不失为一条极好的“去库存”路径,尤其能够给各级各地以宏观上的指导。

  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来实现“去库存”,似乎极其重要。尽管“去库存”压力很大,但目前的房地产价格仍有着让市民不可承受之重,不是仨瓜俩枣就可以买下的。如果价格降下来,合理公允,大多数市民、进城务工农民可以承受,人们买房的经济压力不是很大,那么“去库存”的压力自然就能及早解除。

  只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各地商品房的定价行为,已经不单纯是由开发商一方的来决定的。其中较大程度是受政府干预的结果。因为房价更跟土地出让金、房地产交易税捆绑着。按照目前的税法规定,房地产收益全划归地方财政,一切收益几乎全进入地方政府的钱袋子。这样的背景下,恐怕难以让商品房价格切实降下来。具体操作中,由于地方政府均老大不情愿,商品房降价注定遇尴尬,难达预期。

  甚至,一方面让房价坚挺不下,另一方面会加速“农民工市民化”。现实中极可能表现为不顾农民或农民工的实力与意愿,赶农民上楼,进城、进社区,从而兴起一场疯狂的“撤村”或“并村”风,加剧既有村庄的消亡。农民进城,如果不是城镇项目产业的吸引,不是劳动力的聚集,那么农民或农民工因为不能在城镇就业,没有稳固的收入或收益,而难以满足进城、上楼的日常经济开销,最终不能在城镇立脚,并顺畅融入城镇。

  也正是如此,楼市“去库存”注定呈现为一种历史性的渐进过程,哪个地方过度贪大求快,哪个地方就会后患无穷。这一切,必须以经济转型升级为肇始,要纳入高质量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框架或格局中。否则,即便降价,也会让人们望而却步,即便将房子买下,也会受房屋拖累。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