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人与草该和平共处
http://www.scol.com.cn(2015-12-16 8:08:5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传发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广州中山大学关于“草坪禁入”的规定招来部分师生的反对,同时引起社会热议。上周五,该校社会学教授王进带着学生到草坪上课,遭到学校保安的“驱赶”。12月11日,中山大学保卫处通过微博回应此事称:“校园不能成为随意嬉闹的公园和乐园,校园应该高雅有品位。”(12月15日《北京青年报》)  

  日前,在中山大学校园里,却刮起了一场“草坪上课”风波,王进教授他们认为,应该可以进入草坪上课,而保安方面却坚持说,“草坪禁入”是有规可依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论的双方大有“势不两立”的味道;对此,我们该如何看待?

  坦率地讲,除了庄稼地之外,小草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有了草坪,既可以“绿化”而“养眼”,也可以“净化”而“养神”。既然,小草是人们的朋友,那么,我们就应该与小草和平共处。

  问题是,大学的校园里,作为管理者,该怎样来使得人与草能够和平共处?

  如果说,那一块草坪只有巴掌大的地方,相关方面表示“草坪禁入”,也未尝不可;但,若校园内有多处草坪,且草坪的面积又比较大,“草坪禁入”,那人类便成了小草的奴隶,也即将小草置于人类的对立面,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态度,或于草坪内开辟羊肠小道而让人们倘佯其间,或于草坪内留有一定的硬化空间而让人们去上课、休憩,或采取“轮作制”而干脆让人们进入草坪而零距离地去玩耍等等,当然,无论哪种“和平共处”的方式,我们都应该尽可能不踩或少踩小草,尤其是“不乱扔垃圾”。

  “和平共处”贵在“和”,也贵在“平”,在“人的自由”与“小草的自由”之间,你不可顾此失彼而应该有所兼顾,不可“一刀切”,更不可“教条主义”;其实,“草坪上课之争”的背后还是个校园管理问题,不是说不应该保护小草,也不是说不应该保护环境,而这种“保护”还应“以教学为中心”,怕就怕“只唯上,只唯书”而不实事求是。

  “理越辩越明”。看来,中山大学的校长们有必要将“草坪上课之争”这一话题拿出来讨论讨论,争论争论,以求兼听则明,以求改进校园管理。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