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廉情暗哨”还须科学管理
http://www.scol.com.cn(2015-12-3 8:30:0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周帆
作者:何竹梅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今年以来,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区纪委为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组建起了一支纪检部门单独联系的廉情暗哨队伍,以拓展监督渠道。纪委书记秦福贵介绍,至今已查办涉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案件18件18人。(12月2日 人民日报)

  这则题为《廉情暗哨 治身边腐败》的新闻,让人自然联想到革命战争年代为党的事业而隐姓埋名奋斗一生的地下工作者。他们以各式各样的身份,潜伏到敌人的心脏,为革命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太大。在如今的新时代,国泰民安、足食丰衣,已经远离了硝烟,远离了饥寒。然而,在迅猛发展的事业进程中,思想上、政治上的“敌人”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侵入了党员干部的灵魂。特别是最基层的群众身边,由于觉悟与职务的问题,常常有一些“四风”及“腐败”现象不太引人注目,以致成为“漏网之鱼”。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区纪委的“廉情暗哨队伍”,就是新时期的“地下工作者”,他们将在默默无闻中为促进基层良好党风政风的形成起着巨大的贡献。

  新闻中说,这支“廉情暗哨队伍”由20名熟悉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热心关注社情民意的人员组成。他们将渗透到各地的最基层,走进群众,从老百姓那里捕捉基层干部的“蛛丝马迹”,然后与纪检部门“单独联系”,避免了兴师动众的“打草惊蛇”,让那些任性而违纪的基层干部被“调查”于不知不觉中。从这样的形式来看,确实能对群众身边的腐败和“四风”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

  然而,任何事情,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钥匙,这种“廉政暗哨”的安排部署千万不可草率。如今,人们已经告别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走进了信息化时代,古之所谓“微服私访”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既然称为“暗哨”,肯定不能大张旗鼓地“招聘”,一切都应“秘密”进行。“队伍”建成后,20个人如何“潜伏”到最基层,也是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如果像当年的“特派员”那样持着纪检部门的一纸“手令”与地方纪委“接头”,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如果作为像“第一书记”那样进行“下派”,也就失去了“暗哨”的作用。因此,如何让这支队伍发挥淋漓尽致的作用,全面而巧妙的安排至关重要。

  当然,新闻中没有谈及这个“廉情暗哨”的具体操作,只是觉得在“安插”这些“地下工作者”的时候,要从人员特点、地域特点以及群众特点等因素作全面的考虑。这些人员不能长时间待在一个地方,因为“日久见人心”,时间一长,难免露出破绽,反而弄巧成拙。因此,将这些“暗哨”派遣为各地的普通工作员,并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滚动调配。在此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后还要实施“暂停”方案,让这些“人员”停止工作,以达到“欲擒故纵”的目的。

  这支“廉政暗哨”建设不易,管理不易,行动就更不易。作为组建这支队伍的纪检部门,必须绷紧反腐之弦,对执行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到。固定的交流容易被“识破”,交流周期长又容易产生疲劳感。因此,在滚动调配时,可以不定期,不定人,不定地,甚至队伍中各成员都可以“不相识”,也就是不知道对方从事着和自己一样的“工作”,每个人只能和纪检部门“单线联系”。

  “暗哨”虽好,亦当谨慎用之。唯有全面调研,科学管理,松紧适度,能放能收,才能真正发挥其“秘密”的监督作用,有效遏制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现象。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