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反腐倡廉 >> 正文
官员“绰号”往往就是问题“信号”
http://www.scol.com.cn(2015-11-25 7:58:0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新峰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优秀党员干部,获得的往往是称号,虽是组织授予,但体现的却是群众的爱戴。而落马的党员干部,获得的多是“绰号”,虽是群众赐予,体现的却是群众的反感之情。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善于读懂这些绰号里包含的民意,去顺藤摸瓜,调查一下“绰号”背后的故事。(新华网11月24日)

  近年来,被查处的一部分官员在落马前群众就给了他们起了一个个的“绰号”,之所以给他们起绰号,就是基于这些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比如已落马的原南京市长季建业被称为“推土机市长”,云南省原副省长沈培平被称之为“拆迁大佐”,安徽原副省长倪发科被称为“玉痴省长”,最搞笑的当数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因“每月交租600元房租”,被称为“六百帝”,还有“发审皇帝”姚刚(原证监会副主席),“武爷”武长顺(天津市原政协副主席),“李拆城”(四川原省委副书记李春城),“王坏种”(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等等。

  在某些地方,官员有“绰号”似乎也成了一种有魄力、有能力的“专享权力”。有些领导干部唯我独尊,大搞“一言堂”,老子天下第一,什么都是我说了算。为了所谓的政绩,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想拆哪里就拆哪里,所以才有了“推土机市长”“拆迁大佐”绰号。有些领导将公权力与私人爱好搅和在一起,“玉痴省长”自然会不胫而走。有些领导干部硬干胡来,群众自然赐予他“王坏种”等绰号。根本上看,群众赠与官员“绰号”表达的是对官员用权行为的“评判意见”。群众有群众的智慧,更有雪亮的眼睛,谁是胡作非为,谁是为民服务,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其实,对有“绰号”的落马官员梳理可以发现,官员“绰号”往往就是问题“信号”。腐败官员的“绰号”并非案发后才有,而是案发前就在民间流传,路人皆知。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绰号”都是负面的,有些“绰号”反映的是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爱戴,比如老百姓称孔繁森为“活菩萨”,称牛玉儒是“孺子牛”,称陆玉宝为“摩托部长”。这些正面的“绰号”蕴含的是群众的赞许和认可,更是浓浓的干群情谊。

  相关部门不妨从领导干部的“绰号”这个问题“信号”入手,及时发现个别干部的苗头性问题,早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不仅是对干部的保护,也是对人民利益的维护。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进行,腐败“存量”也一点点的在被清除,加之管党治党从严治党一些列制度的出台,打击腐败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胜利,干部队伍风气明显晴朗起来。未来,我们坚信,“拆迁大佐”、“玉痴省长”这样的“绰号”会越来越少,“活菩萨”,“孺子牛”这样的“绰号”会原来越多。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