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反腐倡廉 >> 正文
中纪委“点名通报”点出威慑力
http://www.scol.com.cn(2015-10-21 11:14:2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闲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秋国庆节点的“每周通报”结束。此次通报连续4周,共通报了49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686人。这686人中,有78人因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被追责,66人受到免职或撤职处理,35人被开除党籍。点名道姓通报,第一时间公开曝光,已成为新一届中央纪委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形成有力震慑,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方式。(10月20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需要持续的发劲使力,同时也需要特别的监督监管。节假日正是“四风”和腐败问题高发期,中纪委推出专项的“每周通报”属于点穴式监督聚焦,尤其是及时的“点名道姓”通报,点出了威慑力,警示了后来者。

  问责不仅需要及时到位,更需要让大家知晓这个问责过程和问责行为。不要以为自己进行内部处理就算了事,其实不然,作为部门领导就是要敢于亮丑揭短,如果只是进行内部处理和内部通报,就会让作风查处大打折扣。客观而言,问责只是对当事人和相关人员的一种惩罚,无论是从范围,还是效果上都十分有限。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单靠重拳打击和严厉处罚只是从表征上进行打压,如果时段过了之后,如果稍有松懈,依然会死灰复燃,甚至卷土重来。因此如何从思想意识上对党员干部进行威慑和震慑,让大家认识到违纪违规带来的危害和风险,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作风反弹。

  大张旗鼓进行点名道姓通报,警示作用甚至比查处结果更有成效。事实上在地方官员中,许多人十分注重面子观念。“只要不点名道姓地进行通报,给个什么处分都行,咱丢不起这个人。”这应该是诸多干部共有的心态。点名道姓通报,不仅点中了违纪人员的“麻骨”和“七寸”,更是起到了敲山震虎、举一反三的教育和警示作用。

  通报的目的是要让后来者慎之戒之。尤其是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通报,把违纪者的姓名、单位、职务等信息公之于众,对那些心存侥幸、依然故我、顶风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这就发出明确信号,越往后执纪越严。在通报形式上进行重点聚焦,不仅会扩展警示教育的范围,既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又从源头上遏制作风问题,从而进一步彰显治本功能。

  作风整治关键在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只有党员干部作风意识自我增强了,才能有效抵御各种糖衣炮弹的诱惑,我们的政治生态才可能根本好转。(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