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拯救廉价药须用好政府“有形之手”
http://www.scol.com.cn(2015-10-13 8:28:0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付彪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包括北京在内,全国多地的医院、药房里,用于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潘生丁消失了。当这种供应数十年的基本药物消失后,潘生丁危机已经转化为需要这种廉价高效药物患者的危机,有患者辗转全国各地求药而不可得。已经形成危机的还有鱼精蛋白、银翘冲、维脑路通等大量廉价药,这些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廉价药已难在药店找到。(10月12日《新京报》)

  廉价药,又被称作基本药物,是指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然而,当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很多廉价救命药几近“绝迹”,不仅使患者少了一种选择,有时还意味着一条鲜活的生命因此而失去被挽救的机会。

  廉价药之所以逐步消失,其背后原因不难得知,主要是价格太低,成本走高,药厂不愿生产,药商不愿销售。如新闻中的潘生丁,就是因药价便宜,在原料上涨的势头下,药厂不得不考虑成本与利润,大幅缩减产量或停产,使得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这一廉价药“一药难求”。

  追求高利润是商业的本性,以利益的视角来考量,厂商都不慈善家,相信没有哪个厂商愿意充当“赔钱赚吆喝”的冤大头。事实上,廉价药走向消失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药品管控制度的失灵,各个环节的相互脱离,使得廉价药的民生利益难以获得保障。医药既有公益性,也有市场性。因此,拯救廉价药,必须注重用好政府“有形之手”去干预,才能有效保障供应。

  一方面,大力畅通市场化保障渠道。对此,国家和一些地方都作出了一些努力,特别是自去年以来,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制定了《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提出了改革价格管理、完善采购办法、强化综合监管等相关政策。期望通过这些政策,能够让更多的廉价药重新成为市场的“宠儿”。

  另一方面,积极推行公益化保障路子。不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建立经典廉价药品储备库,筹建非盈利性药厂,全力保障廉价药供应。此外,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加大对药价虚高问题的治理,严厉打击医药行业的商业贿赂行为,切断医院与药品之间的利益链条。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