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务实之风是“第一书记”的月报亮点
http://www.scol.com.cn(2015-10-14 14:27:0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闲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8月31日,党组织派往全省1.5万个乡村的“第一书记”全部到任。“第一书记”进村,将给乡村带来什么?肩负省委赋予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重任,他们将如何实现目标,会采取哪些行动?日前,记者走近部分“第一书记”,再现了他们下乡进村的所见、所闻、所谋、所干。(10月13日《四川日报》)

  从8月底的入驻到任到10初的记者走访,这一万多名“第一书记”履职基层刚好一个月。这些肩负重大使命的外来村官能否念好地方发展经?不仅群众关注,媒体也同样担心。正因如此,才有记者的一线走访和第一书记的“月报”。作为组织委派的干部必定有一个适应过程,短时间内不可能做出立竿见影的成绩,但我们却从能其所见所闻、所谋所干中能感受到一种精气神。

  “听与谋”是最基本的干部作风。“第一书记”的中“第一”首选意味着你能否第一时间掌握村民想法,能否第一时间解决矛盾问题,能否第一任务破题增收致富,能否第一时间抵达基层群众。并且“第一书记”到任的村都是经济发展滞后的平困村,越是发展滞后,矛盾问题越是复杂,如何理顺村民心中的疙瘩,如何提升群众发展自信心,需要一种俯下身子的姿态和决心。深入基层群众,与村民同坐一根板凳,把自己融入群众之中,才能听到群众掏心窝子的话,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才能及时调整和修订村级发展规划。

  与群众“拉家常”闲聊,是摸清每户真实情况的最有效手段。只有坐得住、沉得下,才能真正倾听群众的声音。听在心里,更需谋在脑中。如何让贫困村摘帽脱贫?如何让群众尽快得到实惠?每一个村情况不同,资源优势不同,发展方案和脱贫致富路子自然就会千差万别,但找到一条适合本村产业发展之路才是最终的出路。第一书记的到任也不是猛打猛撞,更不是走走停停,必须要有前瞻和谋划,拿出发展规划图,才能切掉贫困根。

  “走与干”是最扎实的干部行动。如果说“听与谋”只是一种理论层面,那么“走与干”就是一种落地生根。每一个贫困村都是一个个硬骨头,如何破题增收致富,如何尽快让群众富起来,这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让群众尝到甜头。走村串户,爬坡上坎,只有走遍村子的每一个角落,只有走入群众心坎,才能发现真问题,才能让自己不断融入地方群众。

  说一千道一万,实干是关键。派驻“第一书记”不是为了解决职数问题,也不是为了做做样子,而是要拿出真本事和真功夫。不管是家长里短,还是所谓的鸡毛蒜皮,只要是群众有所期盼,有所要求的事情,第一书记都应该及时的解决落实,不只是挂在嘴上,记在心上,更要立说立行,言行一致。“第一书记”的第一印象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

  “第一书记”初来乍到,把脉村民的所思所想,把自己的构想与村组实际有机对接,不仅需要一种“望闻问切”,更当有一种务实作风。从这个意义而言,“第一书记”不仅带了一个好头,而且为群众增收致富带来了希望。(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