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四川电亮“生命禁区”放大精准扶贫之光
http://www.scol.com.cn(2015-10-3 8:13:1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电视、电脑、洗衣机……这些在城市里家家户户必备的家用电器,34岁的泽朗东珠盼望了好多年,如今终于能用上了。他所在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丹东乡丹东村,今年6月底正式通电。(2015年10月2日《四川日报》)

  藏族有一句谚语:一碗酥油,是用千滴牛乳制成的;一碗糌粑,是用万滴汗水换来的。阅读报道,笔者感到,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精准扶贫、电网引路。如果没有四川实施的“电力扶贫”3年攻坚,换来雪域高原万家灯火,泽朗东珠的“梦想”是很难实现的。

  四川甘孜藏区的国土面积相当于山东省,但70%以上地区一直被无电、缺电所困扰。自2012年起,一场前所未有的“电力大会战”在甘孜藏区展开,从风景如画的新都桥到“生命禁区”石渠县,铁塔银线跨过雪山、草原,实现从电力“大动脉”到“毛细血管”的全覆盖,为四川藏区跨越发展翻开新篇章。

  三年攻坚,“电力天路”架上雪域高原;挑战极限,铁塔银线托起小康梦。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缺氧环境下大规模、集中实施电力建设,这样的建设速度和工程的难度,放在世界电网建设史上也极为罕见。然而,令人感奋的是,几年来,数万名电力建设者硬是克服恶劣的施工条件,啃下了这些“硬骨头”,确保各项工程如期投运,圆了藏区群众的用电梦。今年6月30日,平均海拔约3500米的甘孜州白玉县河坡乡生戈村接通大电网,彻底告别微型水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也告别了落后的生活、生产方式。

  电力先行,为富民兴藏打下基础。随着一张现代电网的建成,藏区老百姓的创业之梦不再束手束脚,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逐步变为现实,特色农牧业、水电、矿产等依托当地优势资源的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将为地方创造客观的经济效益。“过去我们想引进农业加工企业,但人家一听没有电就打退堂鼓了。”甘孜县委书记何康林告诉记者,通电后,今年甘孜县只用了半年时间就超额完成了全年的招商目标。

  由此观之,实施扶贫开发,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事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事关人民群众根本福祉,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党的执政根基,是一项极具政治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的重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调研扶贫开发并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责任重于泰山。

  “言为心声”。这意味着全面小康是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攻坚是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精准扶贫是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这场扶贫攻坚战能否限时打赢,决胜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四川电亮“生命禁区”,3年攻坚换来雪域高原万家灯火,就是“精准扶贫”的最好例证和见证。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四川还将投入1200亿元用于包括藏区在内的贫困地区的电网规划建设,尽快解决电网薄弱环节,到2019年实现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全覆盖,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供电服务均等化,为全省近500万贫困人口脱贫奠定用电基础。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四川电亮“生命禁区”,3年攻坚换来雪域高原万家灯火,再次启迪我们:当前,扶贫开发已经进入最后决战阶段,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做好精准扶贫不仅要重视面上整体脱贫,更要善于抓住那些支撑点、关键点,握紧拳头,集中发力,切实增强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只有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才能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