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反腐倡廉 >> 正文
双节将至,不妨学学杨震的“暮夜却金”
http://www.scol.com.cn(2015-9-25 8:32:0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中央纪委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推荐了西省潼关杨震。据专栏介绍,杨震是东汉时期名臣,也是我国古代清官的典型代表。他幼通经史,博览群书;中年从教,有弟子三千,多成栋梁之材,人称“关西夫子”、“关西孔子”;五十岁入仕途,官至太尉。杨震一生刚正不阿,勤勉清廉。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杨震因“暮夜却金”的高风亮节,被浓墨重彩地载入了史册。

  我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给人以警醒、启迪和借鉴。问古视今,能够被百姓牢记被广为流传的官员,不论是以武称雄,还是以文卓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清廉,知廉耻,懂自律。自律是一种自重、一种自省、一种自警、一种自励。不论做任何事情,自律都至关重要。没有自律,一切纪律和规矩都会变得形同虚设。纵观近年来许多贪官受贿索贿,最终落马的历程,他们并非生而贪婪,有的甚至兢兢业业了半辈子,但问题就出在缺乏自律上,第一次“收礼”时未能断然拒绝,于是打开了一个“小缺口”,逐步防线崩溃,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人财两空。

  令人咋舌的是,许多贪官落马后竟然以“人情往来”、“盛情难却”、“却之不恭”来为自己的受贿行为进行辩解。譬如: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湖北省天门市“五毒书记”张二江、“三湘”女巨贪蒋艳萍、哈尔滨市原常务副市长朱胜文、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有杰、江西省余干县原常务副县长李清等诸多贪官,都曾有过这样的说辞。然而,这种辩解是那么苍白无力,群众不买帐,法律不留情。试想,如果当年的杨震没有重要的职务在身,没有可以“创造”利益的权力,“暮夜却金”的故事还会发生吗?

  再者说了,“盛情难却”、“却之不恭”,对于血缘之亲、同窗之谊、战友之情,“却”之的确很难;但如果为了坚持原则,保持清正廉洁的形象,在取得亲朋好友体谅的前提下,“却”之亦并非不能。尤其是在违反党性原则的“盛情”面前,做到却而不受,不仅没有什么“不恭”,反而显示出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高尚人格。所以,“人情往来”也好,“盛情难却”、“却之不恭”也罢,关键在于你的精神境界,关键要看你是否能立场是否坚定,态度是软是硬。如果在“真金白银”的“人情往来”面前犹豫不决、态度暖昧,甚至“利令智昏”,就没有了“却”的智慧。

  记得雨果的《悲惨世界》中有一段话很精彩:做一个精英,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却是为人的常轨。正是杨震摆正自己的人生“角色”,始终保持“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的清醒和警觉,恪守廉洁这道必不可少的“防线”,方在历史上留下一个闪亮的坐标。正像一句俗语所说的,“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这很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与外因关系的观点,即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假如我们的各级干部都能严于律己,“暮夜却金”,那么即使行贿者用尽心机,也是枉然的。

  时下,中秋、国庆双节将至,中央纪委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推荐西省潼关杨震,其寓意是显而易见的。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身为党员干部,面对光怪陆离的诱惑,身处五光十色的社会,举手投足之间,都要时刻不忘党的宗旨。尤其是身居要职的党员干部,更要警钟长鸣,多一些“暮夜却金”的自律,千万别让“人情”“礼节”毁掉自己的政治生命,葬送家人的幸福。(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