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差异性考核”剑指为官不为
http://www.scol.com.cn(2015-9-21 7:55:5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向旭平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在“不唯GDP论”的今天,如何才能调动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如何才能科学地衡量领导干部的业绩?近年来,四川在全国首创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并实行“差异化考核”,为调动干部积极性、治理为官不为,提供了一个学习、借鉴的方式。(据9月20日《四川日报》)

  按照“差异化考核”制度,四川以近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值为标准,把全省划分为高收入组、中高收入组、中低收入组、低收入组4个类别,在同一组内分别考核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增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增幅、增量,农民增收工作评价等5个指标,对同一组别中考核排在前面的进行通报表扬、排名垫底的则要在全省农村工作会上述职。

  近年来,“不唯GDP论”已成为一些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的借口。实际上“不唯GDP论”强调的是发展的质量,并不是提倡不发展或者慢发展,四川在农民增收工作中推出的“差异性考核”,既避免了“唯GDP论”考核方式的不科学性,又避免了一些领导干部躲在“不唯GDP论”下为官不为。

  “唯GDP论”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觑。为了追求GDP的增长,一些地方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搞政绩工程,寅吃卯粮,竭泽而渔;还有一些地方在数字上做文章,光鲜的数字背后是一堆没有发展后劲的“豆腐渣”项目。不以GDP论英雄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更是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转型的必由之路。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比如取消了以GDP为主要指标的考核排名,对于提高发展的质量十分有益,但是,没有了考核排名又容易滋生吃大锅饭、为官不为的现象,因此,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机制其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四川在农民增收这一指标上推出的“差异性考核”,无疑是“不唯GDP论”时代干部考核的一个亮点。

  之所以说“差异性考核”是一个亮点,可以从考核分组和考核指标两个方面来说。从考核分组看,“差异性考核”避免了“黄鳝泥鳅一样长”的弊端,四川按照农民的实际收入把全省划分为4个组,不同的组别之间进行比较,这样就让同一水平的地区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谁用心、用功、用力,谁就可能跑得快,反之则可能垫底。从考核指标看,四川不仅考察了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和增量,同时将财产性收入纳入了考核,还有一个亮点则是增加了“农民增收工作评价”,在笔者看来,这个评价实际上考核的是农民增收是否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因此,在“差异性考核”制度下,不仅不能为官不为,而且最大程度地调动了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为官不为不仅影响了党员干部的形象,更影响了一个地方的发展,治理为官不为各地都正在“路”上。四川所推出的“差异性考核”通过营造科学、公平的竞争环境,充分调动了大家“比、学、赶、超”的士气,铲除的是滋生为官不为的土壤。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