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天府评中评 >> 正文
天府评中评(芦山地震两周年专项评论点评)
http://www.scol.com.cn(2015-7-24 10:48:52)  四川在线    编辑:纪苏秦
作者: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郭雪营 : 评所有入围作品
  点评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的过程。
  说实话,关于芦山地震两周年的15篇(系列)评论,篇篇精彩,感情都比较饱满,且表达富有感染力。这次我要“鸡蛋里挑骨头”,唱一次“黑脸”,希望能与各位作者产生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一起探究此类评论的书写要义,共同唱响“天府之声”。

  1、《三评芦山地震两周年》与《三评震后重建的芦山新路》两篇系列评论,过分纠结于文字的精美以及语言的对仗,造成轻微的“词不达意”,系列评论的三篇小评论之间缺乏层次感,一定程度上也干扰了感情的自然生成、流露及升华的过程。

  3、《芦山新貌的担当之力》一文,倒数第二段略显多余,“阳光重建”、“廉洁重建”属于廉政的范畴,而担当应该属于勤政范畴,此段仿佛游离于整篇文章之外。

  4、《芦山重建:干部作风是支撑》一文,新闻由头与评论有割裂感,从引述的一段新闻中,未必能够引申开来,评而论之。

  5、《“中国心”镶嵌了芦山人民的三种情》一文,对“三种情”阐述的不够深刻,仅是泛泛而谈,点到而止,第三点“奋进之情”语义略显不通。

  6、《我们为芦山重建做什么》一文,“关注”、“点赞”、“加油”三词稍显重叠,个人感觉此文放到两年前可能更合适,经过两年的重建以及近来媒体的持续关注,才来探讨要做些什么,仿佛给人“后知后觉”的印象。

  7、《品读“提升重建水平”的几许深意》一文,个别表述不准确,如“长期地享受高质量的重建所带来的乐趣”,“芦山地震灾区全国闻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仔细玩味”。再有就是前几段都是在谈“重建质量”,其实只能算是一层深意,第二层,关于“考验当地政府为民服务的态度和决心”,用“考验”一词也不够准确。

  8、《“感恩屋顶”托举起一个“感恩的四川”》一文,个人感觉应该将评论的第二段提至第一段,这样新闻由头与评论之间过渡的更自然,文章最后的落脚点应该是“感恩”,这种中华民族共通的美德。

  9、《灾后重建的芦山新路让幸福飞起》一文,谋篇布局值得商榷,一些段落或语句仿佛已经完成感情的升华,却放在开头或文中。尤其是最后两段,没有通过递次式论述实现最后的扣题。

  10、《震后芦山书写着重建家园的美丽传奇》一文,引用领导讲话偏多,个人感觉缺乏一条能够将整篇文章串起来的“线”。

  11、《芦山精神让芦山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一文,提炼出的“芦山精神”略显狭隘,个人认为除了文中的两种,“芦山精神”还应该包括“感恩”、“互助”,芦山重建的外因同样需要重视。

  12、《芦山灾后重建向世人展示民生大餐》一文,“前奏”太长,铺垫过多,以至于文章结构失去均衡,变得“头重脚轻”。

  13、《在赶考路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芦山答卷》一文,段落之间过渡不自然,结构存在一定程度混乱,而且最后结尾略显匆匆,整篇评论与标题扣的不紧。

  14、《“感恩屋顶”是对灾区干部作风的肯定》一文,更像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片段,把观点表达出来,却缺乏必要的论证。

  15、《芦山“中国心”折射“道路自信”》一文,过度“抑彼扬己”的写法值得商榷,同时,调查数据缺乏权威性、说服力,“调儿”起得太高。

在这么多优秀的作品中“挑刺”,的确不是一件好差事,但凡有一点可取之处,我都不胜欢喜。

吴海霞: 各具慧眼看“感恩” 精彩解读“中国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次入围的作品中,有4篇作品是针对“感恩”、“中国心”屋顶进行评论的,而4篇作品各具慧眼,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各自观点,可谓风格迥异,精彩纷呈。
引经据典说观点,大气磅礴显高度。4篇作品中的魁首,当属林伟老师的《“感恩屋顶”托举起一个“感恩的四川”》。文章突出为四川“感恩”精神点赞,但不是常规的点赞,作者引用名言、旁征博引,从美好心灵的角度,从激励作用的角度,甚至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在理论层面阐述“感恩”精神的重要性,紧接着回到胡惠武家建设“感恩”屋顶这个具体事件,指出:正是灾区群众将感恩的情愫内化于心,更将其外化于行,转变成精诚无私的爱心反馈、昂扬奋进的精神力量和灾后重建的有力实践,从而托举起一个“感恩的四川”。这样的点赞,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逻辑分析,体现了对四川“感恩”精神的深刻认识,可谓站位有高度,语言显大气,点赞上档次。

  对比论证巧说理,以小见大涵义深。同一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中国心”屋顶,多数人看到的是一种感恩的表达,但作者向旭平看到的却是“道路自信”,他的这篇《芦山“中国心”折射“道路自信”》,因为思考角度的与众不同,所以显得更有新意。文章指出:芦山群众拼出的“中国心”既是对灾后重建的肯定,更是对“中国道路”的自信,进而通过芦山抗震救灾与日本抗震救灾的对比,深刻揭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优越性,这样的对比论述很鲜明、很巧妙,同时以一个地区的灾后重建为背景,阐述一个国家的道路自信,可谓以小见大,涵义深刻。

  三种深情说的好,情理交融最感人。芦山重建主打“感恩”风,是灾区人民情感的表达。婧蓝的《“中国心”镶嵌了芦山人民的三种情》,就阐述了这样的观点。文章指出:镶嵌的不仅仅是字,更是心,是情,是芦山人民对党、对同胞、对自己的三种深情。可见,文章坚持走情感路线,作者在论述中,把满腔的情感倾注于笔端,字里行间透露着四川儿女对党的感恩、对同胞的感谢、对自己的激励,可谓情理交融,感人至深。

  折射思考角度新,点赞写法显独特。不同的角度,体现不同的认识。沂宣子的这篇《“感恩屋顶”是对灾区干部作风的肯定》,就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对“感恩屋顶”的理解。作者没有拘泥于对“感恩屋顶”表面的理解,而是探讨其背后的含义,认为这是群众对灾区干部作风的最大肯定,体现了举一反三的折射思考。由此可见,为灾区干部作风点赞,完全可以找到新颖的角度,“感恩屋顶”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作者以“感恩屋顶”点赞干部作风,可谓写法独特,以新取胜。

  总之,四篇文章各有特点,精彩荟萃,就像一个枝头开出的四朵鲜花,让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吴海霞:三评芦山地震两周年

贝加耳点评:
  作者很喜欢而且也善于写系列评论,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系列评论的独特风格。本文代表了作者系列评论的较高水平:结构气势恢宏,内容饱满充实,语言优美大气。

  题目看起来就显示很有气势。三篇文章的题目以三个结构相同的排比句子,构成一种整齐划一的结构形式,既体现了一种恢弘的气势,又使三者之间形成一种递进关系。由家园从废墟上“站”起就不能“倒下”的重建工作,到产业“兴”起就不能“复旧”的创新、升级,再到精神“昂”起就不能“低头”的抗震精神,将芦山灾后重建由物质到精神的层面逐层深入的关系展现得很清楚。

  内容读起来就觉得饱满充实。三篇系列评论,有观点,有事实,有分析,有总结。没有空洞的抽象说理,也没有大量的堆砌事实,而是将事实与观点有机结合,分析后的总结自然显出。如一评中从废墟中“站”起举了芦山镇村的安居新貌,具体描述了飞仙关镇的凤凰新村聚居点情况,为论证科学重建,以经受了1600多起地质灾害的检验为例证。二评中以灾区“飞地”产业园区、王老吉的生产基地、打造旅游点等论证观点,三评中以“最美护士”、“抗癌书记”、“爱心超市老板”的事迹论证,很好地体现了有理有据;在析与结的处理上,一评、二评中作者在进行了充分论证分析后,以“因此”引出总结,三评则以“这种经验昭示我们”引出结论,自然贴切。

  语言品起来就感到优美大气。文章在语言上,大量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句式整散结合,具有很强的音律感,加之作者不时恰当地引用一些诗人、哲人等名人的句子,使文章语言既显得优美生动,又展示出文字的大气优雅。

总之,整个文章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昂扬奋发的精神动力,把芦山灾后两周年的新气象、新活力、新精神以三幅优美雄壮的画卷式评论很好的展现了出来,是一篇值得一读的不错的系列评论。


有时说话:芦山新貌的担当之力

沂宣子点评:
  没有担当将一事无成。芦山地震两周年,现灾区已焕发出新的生机,呈现出新的面貌,以此彰显出党和政府以及干部群众的责任担当。文章抓住这一主线,紧密联系实际,从中央积极响应到地方担起主体责任,并列举四川在重建中诸多举措以及作为来进行论证,使担当精神贯穿文章始终。通读全文,文章结构简明,语言简朴、流畅,论证充分有力,导向明确,充满了正能量,让我们对夺取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充满信心。


沂宣子:“感恩屋顶”是对灾区干部作风的肯定

罗定坤点评:

“感恩屋顶”统全篇,灾区重建见真情;
政府为民办实事,干部群众心连心。


“正评”就要接地气,客观公正主题“明”;
跳出新闻写评论,点睛之笔观点新。

基调朴直行文畅,善于剪裁结构“紧”;
既有传统之魅力,又有极具前倾性。

全篇突出一个“实”,情感真挚分外亲;
坦诚交流不作秀,娓娓道来动人心……

此文堪称一佳作,细读也有小毛病,
个别文字须锤炼,若加修改是精品!



李琼会:在赶考路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芦山答卷

婧 蓝点评:
  芦山重建是一次灾后的重振,更是一场中央出的考题,而芦山的重建之路更是一次赶考之路,要无愧就要让这份答卷在实上体现,才能算是无愧时代的路上答卷,而作者又是如何在实上体现的呢?
  文章一开头就指出了“四川负总责、地方为主体”建设之路,而这条将贯穿始终的路把更多的具体事情体现在地方主体落实上,而“五大重建”的现状无一不是在说这条新路的喜人状况,在民生优先上作者更是以具体的工作模式,以及有根有据的发展现状来说,这笔那些空说更有说服力,当然要真正的好,不能只当看客,因此作者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一大部分人的观点。
  一份答卷,作者从看客到融入其中,这种身份的转变不但把芦山新貌更真实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更是把自己融入其中,一份好的答卷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要凝聚大众的智慧,让大家都满意,这样才能是无愧于时代的芦山答卷。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