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闻“乙”色变者,何谈肝胆相照
http://www.scol.com.cn(2015-5-1 8:14:1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雷彦鹏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吴昕怡,女,福建福鼎人,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大一学生,在学校的一次义务献血之后,2014年12月6日,她被查出大三阳,系乙肝病毒携带者;2015年3月7日,被安排进单独的学生宿舍居住。4月10日,她在学校单间宿舍烧炭自杀。(4月30日《新京报》)

  虽说不是发生在身边,但读完新闻后的那一阵刺痛却真切。寒窗十年,终于迈进大学的校园,对个人及家庭来说,欣喜至极。即便离开了家人与家乡,也只是寄宿于学校,融入一个更大的家庭。孰料,喜与悲之间只是转瞬。一个刚上大学不久的女生,一个被认为“喜欢和同学一起爬山、看电影,扎在同学堆里说笑的姑娘”竟在宿舍焚炭自杀,留下“人生好长,看不到终点”这类字句的遗书。

  发生这样的悲剧,学校必然难辞其咎。如果把板子拍向学校,大可给其总结出“几宗罪”来,不会因你“本着对事实的态度”做出的一纸说明,就可以立牌坊洗清白了。个中细节先不作讨论,只是在网上数以万计的跟帖中,很多人一边指责校方,一边讲常识,让人生奇。

  是不懂常识,还是常识不足?为此,笔者也科普了一番。《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写得很清楚:“HBV(乙型肝炎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合、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

  或许,读懂了这部分网友的做法,就可以理解校方在这件事上的做法与反应了。网上的跟帖与评论中,很多人都表现出一副义愤填膺、身援声讨的姿态,恨不得化身成正义。但是发生在自己身边时,或许就默不作声了,心理上早已筑起一道道防火墙。这方面应该不用举例了,占据道德高地作“圣人婊”者太常见了。

  实际上,这只是我们社会的一个缩影,现实生活往往脱离了常识与规定。根据公益机构发布的《2010国企乙肝歧视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的180家国有企业中,有110家明确表示入职体检时要“检测乙肝项目”,所占比例高达61.1%,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隐私权依然没有保障。

  难道没有相应的规定?非也。2010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等国务院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在公民入学、就业体检中,不得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报告,也不得询问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在入学、就业体检中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服务。

  其实,无论企业还是网友,都可以具体到储备了常识的个人。虚幻的网络世界里,为什么彼此间可以肝胆相照、大谈常识,而现实生活中听说身边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惶恐不安,心存戒备呢?一来,现代人普遍缺失安全感。前不久,深圳地铁5号线,一名女乘客因没吃早餐低血糖晕倒,引发一片恐慌,乘客奔逃踩踏,造成12名伤者被急救送医。二来,这类病症被一些虚假广告渲染得十分严重,再加上宣传过程中常识的错位,以致大家对乙肝的认识也不到位。

  按理说,闻“乙”色变理应成为过去时,因为这已是几年前的议题了。但是,不幸依旧在今天发生。我们肝胆相照的伪正义面具是不是也该拿下来了,学校只是一个靶子,射完之后谁还会去在意?或许,只有我们对这个社会的心态,才能填平常识与制度之间的裂缝。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