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芦山两周年,我们用“和”支撑全盘大局
http://www.scol.com.cn(2015-4-21 8:09:3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小艾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四评写在“4·20”芦山强烈地震两周年之际
  
  今天,距离2013年4月20日那个地动山摇的日子已经整整两周年。灾区的干部群众自豪地用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一个个故事告诉全国人民:这是脱胎换骨的灾区,这是重获新生的家园。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一条灾后恢复重建的新路子清晰铺展。对四川、对芦山地震灾区的干部群众来说,这两年,经历了太多、铭记了太多、收获了太多……。(4月20日  四川日报)

  家和万事兴,这是中国大家庭之所以能够繁衍兴盛最大的根源,少了和的成分,自然就会让猜忌和不满堆积于心,自然就会让社会的矛盾日渐凸显。想来芦山重建,的确是干部大展风采的机会,也让不少的干部从中嗅到一丝丝腐败的味道。都说哪里有项目,哪里就会有倒下的干部,面对这样一番论断,我们需要捍卫四川的清廉,让腐败不会在伤口上撒盐,也让我们的腐败不会在灾难上生根。

  和的基调就是让我们的灾区能够有一个高效的管理。然而,恢复重建之初,头绪多,事务杂,管理难度极大。科学有序、优质高效,就成为地方作为主体的重建能力和管理创新的重要考量。作为省委,首先是优化灾后重建项目的审批流程,砍掉冗繁的环节程序,最大程度下放项目审核权限,以管理效率为核心倒逼工作创新,其次是建立“五总”推进机制,从根本上铲除了各自为政、职责不明、参差不齐、质量不一等问题,形成了科学统筹、整体谋划、标准统一、严格管理的高起点建设、高水平发展的恢复重建格局,让我们重建的过程中少了不满,多了理解。

  一个和字,让多少家庭迎来希望。看看废墟中的家,有多少人彻底绝望。生活的艰难本就让他们背负沉重的壳,而现在突发的自然灾害,让其更加的雪上加霜。或许人都是在绝望中触底反弹,面对中央和省委的扶持,灾区民众用他们的双手修建楼房, 用他们的劳力打造新芦山,让我们千千万万的家庭迎来了新的生命,迎来了新一轮的太阳。

  一个和字,让多少难题获得化解。难题,是灾区重建中最频繁的词汇,从道路的疏通都选址的落户,每一项工程都涉及方方面面,每一个决策都千丝半缕,需要领导们的高瞻远瞩,需要群众的积极配合,而这就需要我们打造一个最和谐的干群关系。或许干部用他们的真心打动了群众,又或许群众用自己的善良驱动了干部,让这样的一种最美的关系得到延续。

  一个和字,让多少成绩得到凸显。成绩,是两年后的今天,芦山需要交出的答案。绿树满目、花香扑面、新房矗立,一派生机盎然、春潮涌动的景象。学校医院现代气派,产业园区热火朝天,山村新路畅通无阻,两年的时间早已让其凤凰涅槃,早已让其不再是废墟上的一座空城。如果说成绩是我们骄傲的资本,那么奉献则是我们努力的体现。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