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芦山两周年,我们用“行”践行无所畏惧
http://www.scol.com.cn(2015-4-21 8:07:5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小艾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二评写在“4·20”芦山强烈地震两周年之际
  
  今天,距离2013年4月20日那个地动山摇的日子已经整整两周年。灾区的干部群众自豪地用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一个个故事告诉全国人民:这是脱胎换骨的灾区,这是重获新生的家园。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一条灾后恢复重建的新路子清晰铺展。对四川、对芦山地震灾区的干部群众来说,这两年,经历了太多、铭记了太多、收获了太多……。(4月20日  四川日报)

  千难万难,行动起来就不难。既然大自然选择了我们芦山,将无情的灾难抛向我们,那就需要我们用多情的拥抱来化解这一切。困难,磨砺着芦山人民更加昂扬奋发的饱满精神。在双石镇,电脑里的农房重建管理系统正把一天天变成现实的成果收入“脑中”,芦山县从飞仙关茶马古驿的打造,到美丽飞仙湖畔风情小镇的聚集点,一个个穿起的重建故事精彩纷呈……,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攻坚克难的成果,这所有的一切也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

  在思延乡,穿山打洞、筑路修桥,一台台挖掘机、推土机正在这片广袤的热土上日夜轰鸣。一排排的重建聚居点拔地而起;从芦山县城到清仁乡及至双石镇路上,受灾农户农房重建你追我赶。俄罗斯松木房,全现浇筑房、轻钢房……一支支“3·8”、“6·1”“9·9重建部队”(妇女儿童老人队伍戏称)在壮硕的当家男人们面前,干劲儿同样显得毫不逊色;从龙门到宝盛、太平、大川一线,满载砂石的车辆密密麻麻的蚂蚁般忙碌穿梭往来……芦山重建热浪宛如春潮层涌,扑面而来。没有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弯腰,也绝对不会让我们底下头。

  困难是虎,我们“灭虎拍蝇”。或许中纪委面把腐败看成了工作中的老虎,而芦山重建,项目的选址规划则成为最大的“老虎”。这只“拦路虎”有环境恶劣的成分,这只“拦路虎”有时间紧迫的成分。然而, 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阻碍我们重建,都不能阻挡灾区民众,更不会成为滞后完工的理由。或许“5+2”在某种场合已经成为对组织的一种调侃,然而在芦山,党员干部们却在努力的践行“5+2”,让分昼夜,顶风冒雨的重建工地热火朝天。

  困难是鬼,我们“斩妖除魔”。再好的寺庙都会遇见几个烂菩萨,芦山重建这样大的场面,更不能摆脱这种局面。当市委书记已经沦为阶下囚时,我们相信不管是何等妖魔鬼怪,都将在党员干部和灾区群众的强强联手下现出原形,让我们创新的援建模式得到体现,让中央的统筹和省委部署得到结合,让群众的参与和干部的践行交相辉映。

  困难是山,我们“登山望远”。一座座大山是芦山以“山”为名的理由,没有大山也就不会有地震的发生,也就不会有依山而靠的美丽。大山的抖动让我们失去了家园,然而大山也将最美的风景回馈与我们,让芦山在重建时,打造出特色旅游产业,让茶园、农家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让美丽的大山成为灾区民众幸福生活的“垫脚石”。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