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代客祭扫” 也别一味“口诛笔伐”
http://www.scol.com.cn(2015-4-5 8:16:4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付彪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4月3日上午,因为非假期,来江苏常州栖凤山墓园扫墓的人还不多,其中陵园紫菊区,一位身穿黑衣,胸口佩戴白色绢花的女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与普通祭拜不同,她准备的祭品十分丰富,从绸幔到果品、香炉,所有东西都很精致。令人惊奇的是,这位前来祭扫的女子与墓主没有丝毫血缘关系,原来她是受客户委托代客祭扫。(4月4日《常州日报》)

  据报道,这位“代客祭扫”的女子是栖凤山墓园的工作人员,在该墓园推出代客祭扫后,今年她收到了一位客户委托。她告诉记者,这墓主姓巢,是一位老人,生前和妻子一起来看过墓地,这次因为妻子腿脚不便,子女都在香港,因此特意委托她来代为祭扫。

  “代客祭扫”作为一种新兴服务行业,目前的确很难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连日来,众多媒体和网友纷纷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这种做法的不妥当、不合理性,也可谓引发了人们一边倒的“口诛笔伐”。普遍认为,清明祭扫凝结着生者对逝者、后人对先人一种悲思和敬重,亲情永远是无法让人替代的,而“代人扫墓”如此明码标价,无不侵蚀了清明节本意。

  客观而言,“代客祭扫”不符传统理念和习俗,清明祭扫应当亲历亲为。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对于那些远在异乡的人来说,或因工作繁忙、体弱多病不能出行,或因年老身边无子女,确实难以在这个特定时机亲自为先人祭扫,倘若能通过“代客祭扫”服务,为先人墓地进行平整、给碑字补漆或摆放花篮,一定程度也宽慰其亲情无奈之痛。

  去年央视电视连续剧《原乡》中就有这样一段情节:由于特定历史原因,一帮台湾老兵们难以回到大陆看望亲人,于是委托杜守正“冒死”前往。当得知几位老兵的父母都已离世,杜守正便代为几位老兵祭扫敬孝。这种直抵心灵的感动,无不让人心生怜悯之情。

  清明祭扫的意义在于沐浴我们的心灵。在笔者看来,逝者家属与其让自己的内心深受折磨,以“代客祭扫”的无奈之举,也不失为与先人心灵交流的意义。正如中国民协副主席、北京民协主席、著名民俗学家赵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扫墓的民俗形式也在发展,独生子女也多了起来,如果实在来不及,找人代理祭扫也是一个办法,不能一票否定。因此,对于“代客祭扫”,我们也别一味“口诛笔伐”,不妨多点理解与宽容。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